近几年,“AI大模型”俨然是AI界的“当红明星”,从国外的谷歌、微软、英伟达,到国内的浪潮信息、阿里、百度,都在不遗余力的布局AI大模型,而AI大模型的参数量更是屡创新高。
随着人工智能成为热门话题,“图灵”(Alan M. Turing,1912.6.23~1954.6.7)这个名字也逐渐广为人知。一个常见的说法是把他提出的“图灵测试”作为人工智能的标准或定义,并以此为由称他为“人工智能之父”。我下面要反驳这种说法,理由是:(1)这个说法不符合人工智能的史实;(2)把
许多人预测图形数据库将成为2022年的秘密武器。IDC研究副总裁Carl Olofson预计,从今年开始,未来10年图形数据库的使用量将增长600%。
基于已有创新链理论研究,结合人工智能的技术经济特性与产业特点,提出人工智能创新链模型,梳理出知识、技术、产品、服务四大创新环节以及多元、协同、循环、发展四大特性。运用模型结构,分析认为当前全球人工智能创新链基本形成了中美两国主导、东亚北美西欧协同引领的格局。
近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正式发布《人工智能白皮书(2022年)》,全面回顾了2021年以来全球人工智能在政策、技术、应用和治理等方面的最新动向,重点分析了人工智能所面临的新发展形势及其所处的新发展阶段,致力于全面梳理当前人工智能发展态势,为各界提供参考,共同推动人工智能持续健康发展。
时代变迁的速度和深度,往往能从城市的发展中得到最直观的呈现。在疫情长期化的背景下,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以及绿色生态意识的提升,城市的发展面临着诸多机遇和挑战。
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等联合主办的第三届中国人工智能大赛正式收官,获得比赛A、B级证书的单位名单正式公布。
2021年度全球十大人工智能治理事件 强化数据安全,相关法律法规陆续发布 欧盟发布针对人工智能技术的监管法规草案,呼吁禁止公共场所人脸识别 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专业委员会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伦理规范》 联合国发布全球性人工智能伦理及治理规范 强化算法综合治理,防范算法滥用风险,用户可
近年来,在数字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人工智能技术及产品在企业设计、生产、营销等多个环节中均有渗透且成熟度不断提升,AI应用从消费、互联网等泛C端领域,向制造、电力等传统行业辐射。据艾瑞预测,2021年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预计达到1998亿元,2026年将超过6000亿元,2021-2026年CAGR=24.8%。
人工智能即将突破的关键领域
趋势报告显示,越来越多的人工智能企业发现数据的标注开始成为抬高交付成本、制约效果提升的主要因素之一,不断强化无监督/弱监督学习由量变到质变,将助推企业从前期的迅速扩张到稳定期高效化运作的新阶段;AI与数字内容产业的深度耦合,也将有希望为行业释放更大的科技势能,构筑数字内容生成新范式。
中国拥有全球第二大人工智能(AL)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报告指出。报告称,中国占全球AI公司的四分之一。中国的人工智能市场规模2020年增长13.75%,达到434亿美元——增速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数字政府”是“数字中国”体系有机组成部分,是推动“数字中国”建设、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再创营商环境新优势的重要抓手与引擎。数字政府建设是实现政府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头戏,是推动营商环境和民生不断改善的重要方式。
2019年,人工智能在金融科技领域中的市场规模为66.7亿美元。预计这一数字将在未来五年内增长到226亿美元以上,而在此期间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高达23.37%,并且没有任何放缓的迹象。
当我们预测未来时,一些人会天马行空,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一些人会基于我们目前对自然规律的认识,预言一个审慎而又不失理智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