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就主动顺应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趋势,充分释放数字化发展红利,全面开创数字政府建设新局面作出部署。为进一步宣传好数字政府建设的重要意义、核心价值、实施关键,即日起人民网推出系列权威解读稿件。本期推出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清华
12月24日上午,浙江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浙江省数字经济促进条例》。该《条例》将于2021年3月1日起施行,是全国第一部以促进数字经济发展为主题的地方性法规。
数字经济是指市场主体围绕数据这一关键要素所进行的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等一系列经济活动的总和。当前以大数据为代表的信息资源向生产要素形态演进,数据已同其他要素一起融入经济价值创造过程。
11月26-27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北京国脉互联信息顾问有限公司、舟山国脉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年度改革创新研讨盛会(第16年)--"2020智慧中国年会"在北京召开,以"十四五前瞻与智治社会建设"为主题,共有来自全国部委、省、市、区县电子政务、智慧城市、大数据主管领导、行业专家、企业代表、主流媒体千余人参会。
近日,“2020全国大数据标准化工作会议暨全国信标委大数据标准工作组第七次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上发布了《大数据标准化白皮书(2020版)》。
当前,受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为有效应对挑战、化解经济颓势,各产业数字化转型的进程不仅不能停滞,还应更大范围、更大力度加速推进。工业互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的产物,在推动各产业数字化转型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不仅能为各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新型基础设施支撑,还能不断盘活新要素、催生新业态、培育新动能,推动数字经济做大做强。为此,要利用好工业互联网这一推动数字化转型的利器,通过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提高支撑数字化转型的基础设施的供给质量,加速工业互联网在各产业的突破应用,培育壮大有利于促进数字化转型的生态,推动经济社会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从要素构成看,“数据”脱颖而出,超越传统的土地、劳动力、资本要素等上升为极其重要的生产要素,被称为“数字时代的石油”,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数字经济冲击着既有的经济运行方式、活动规则和经济发展方式,其主要特征表现为虚拟性及共享性,指数性及可复制性,多样性及精准性,可达性及互通性。数字经济正塑造着新的生产力和新生活的独特机制,数字经济发展未来可期。
20世纪90年代以来,数字经济从美国悄然兴起,并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发展,对人类现有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数据资源成为驱动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推进数据资源开放共享。但是,数据资源至今没有作为一项专门的资产类别出现在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上。数据资产属性的识别与确认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大数据技术为社会经济活动提供决策依据,“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旨在全面推进我国大数据发展和应用,加快建设数据强国,推动数据资源开放共享,释放技术红利、制度红利和创新红利,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3月4日举行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司长罗俊杰表示,疫情发生以来,电信企业以及科技企业充分利用数据资源,紧急建立了疫情大数据的分析模型,聚焦重点区域、重点时间结点来分析预测确诊、疑似患者以及密切接触人员等重点人群的流动情况。
1月15日,贵州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贵阳召开,贵州省人民政府省长谌贻琴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2019年贵州省数字经济增速连续4年位居全国第1。
在国家大数据(京津冀)综合试验区建设成果交流会上,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新社发布了《京津冀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白皮书》。白皮书显示,京津冀大数据产业集聚逐步显现,逐步形成了由基础架构、数据资源、应用服务和支撑服务构成的完整大数据产业链。
对于福建而言,“数字丝路”正成为其“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的新发力点,也将成为其数字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以数据资源赋能交通发展为切入点,按照统筹协调、应用驱动、安全可控、多方参与的原则,聚焦基础支撑、共享开放、创新应用、安全保障、管理改革等重点环节,实施综合交通运输大数据发展“五大行动”,推动大数据与综合交通运输深度融合,有效构建综合交通大数据中心体系,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提供有力支撑。
《重庆市政务数据资源管理暂行办法》已经2019年7月11日市第五届人民政府第55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