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大数据融合让预报更精准

2017-03-17 11:03 来源:紫光阁网站
浏览量: 收藏:0 分享

3月1日,江苏省出现大风天气。在江苏省气象台,各项数据都已经通过江苏省气象预报业务一体化平台,及时显现在监控屏幕上。随着实况数据的不断更新,气象台的工作人员也在不断修正即将编发的天气预报。同时,省气象台及时预报、有效预警,并且通过预报业务一体化平台对全省各市县业务给予指导。

  如今,江苏省气象部门已经实现天气状况在两小时内每10分钟更新1次,自动站延迟时间在2分钟以内。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公众只要用微信发送定位信息,就能在手机上接收到所在位置的精确气象信息。

  2016年,江苏气象工作纳入江苏省“智慧江苏”、综合防灾减灾、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农业现代化、海洋经济发展等9项规划之中。江苏省气象部门正着力加强精细化预报技术研究应用,升级气象预报业务一体化平台,通过大数据融合绘就精细化气象预报新蓝图。据悉,该平台在全省推广应用两年多来,在预报业务方面起到极其重要的辅助作用,平台集合多种预报模式,接入了各类数据信息,同时发布全省预报服务产品,实现省级气象部门对于市县两级的业务指导功能,对于推进江苏气象现代化起到重要作用。

  在江苏省气象台,几十台电脑每分钟会自动更新显示全省大量气象图像及数据资料。“通过实况监测,我们能随时掌握全省各地天气状况,尤其是对于短时预报具有很强的指示作用。”江苏省气象台王啸华介绍,“以前,实况监测资料处理和分发耗时较多,且分散于多个业务系统不便于快速浏览查询。现在,虽然数据量比原来增加数倍,但预报业务一体化平台上自动站数据收集的延迟时间已经缩短到2分钟以内。”

  有了精细的观测数据,如何提高预报准确率?近年来,江苏通过开展多模式融合优选预报技术研究,研发出多项技术系统,为精细化预报开展、预报准确率的提升提供支撑。

  天气预报主要以数值预报为基础。数值预报模式种类繁多,作为预报员,到底该相信哪一个?数值预报模式的分辨率相对精细化预报更低,如何将其运用到最终要发布的站点预报上来?

  面对这一系列问题,江苏省气象部门发展多模式融合优选预报技术,把各类模式产品融合,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选择最优,从而得到最终的精细化预报产品。

  “就像人工智能‘阿尔法狗’下围棋一样,用各种最优计算,选择出最可能发生的天气现象。”江苏省气象台副台长俞剑蔚说。多模式融合优选预报技术的研究还在持续推进——经过不断改进,它更加适应江苏的天气特征。以前,预报主要以经验为主,需要长时间积累;现在,随着多模式融合优选预报技术的不断创新,再辅助以人工订正,江苏省气象部门精细化预报水平不断提升。预报内容在原有的气温和降雨量的基础上增加了风力、相对湿度、能见度以及各种专业气象指数等;以前12小时更新一次预报,精度也只能达到县一级,现在最快10分钟就能更新一次预报,最大精度可以达到1公里。

  此外,江苏省气象预报业务一体化平台里集合了多种实况监测产品以及预报服务产品。2016年,江苏省气象部门研制出江苏及太湖流域面雨量实况和预报等产品;强天气综合报警追踪子平台增加了风暴客观识别算法和用户行为记录监控功能,支撑省-市-县一体化强对流预警业务建设试点工作;实现了省市县三级预警信号的快速制作、发布和共享;结合市县值班业务场景,改进了首页快速检索功能。

  目前,江苏省气象预报业务一体化平台功能已逐渐完备,实况监测站点多、更新时间快、各种模式产品通过大数据技术相互融合、预报产品多种多样,为江苏气象预报业务的发展、气象服务工作的推进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标签:

责任编辑:admin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