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博士杨智杰:“过敏检测”背后的医疗大数据

2016-08-18 09:08 来源:当代先锋网
浏览量: 收藏:0 分享

医疗大数据,杨智杰,观点

  人物名片:杨智杰,80后,贵阳人,毕业于剑桥大学,博士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为新兴生物医药材料的研发和运用。

  在英国读博期间,他的科研成果发表在《先进材料》等国际一流期刊上。归国后,他在中科院研究生物材料一年,主导的骨骼固定器件的新型生物材料创新项目获北京市留学人员创新创业特别贡献奖。

  2012年,杨智杰由贵阳市“1020”人才引进计划引入贵阳高新区,创建威客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威客科技)。

  在贵阳点亮“火种”

  先锋君:你在2012年回到家乡创业,赶上了贵州的创新创业大潮,从医疗器械行业入手,创立了威客科技,请介绍一下公司现在的主营产品。

  杨智杰:威客科技是一个刚起步的在医疗器械行业的小微企业,现在主要做的是过敏检测的产品,主打的一款产品叫“敏先知”,这款过敏原即时检测贴是一个不算复杂,却可以提供快速、标准化检测的新型产品。

  与常规的靠抽血的血清进行检查的体外诊断试剂产品相比,它无需抽血,巴掌大的检测贴贴在皮肤上,15 分钟就能检测出常见的过敏原。像一张创可贴,吸附在皮肤表面,可对10个过敏原进行同步测试,不仅节省时间,还可让受检测者自由活动。

  同时,它不需要血清分离、酶标仪等辅助设备,而且检测价格是它们的一半以下。之所以提到标准化检测是说我们的产品可以形成标准数据,能深度开发检测数据。

  “敏先知”拥有三项国内外专利,它带来的不仅是便捷、快速和准确,也将改变医院之间检测标准混乱的现状,为国际过敏原标准化检测提供一个可参考的范例。

  先锋君:听说“敏先知”这款产品中途差点夭折。

  杨智杰:“敏先知”经历了孵化、研发、停滞、再次启动、延伸创新等多个阶段。 2004 年,我在英国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时,参与了新型过敏原检测产品的研发。当时,医院之间对过敏原的检测还没有统一标准,国际上尚未有过敏原检测的标准化产品,检测极易出现误差。我用了两个月时间从最初确定的几十种材料中找到最合适过敏检测的材料。

  毕业后,我打算在伦敦将团队的过敏原检测科研项目进行成果转化,目标客户定位在欧洲市场。但市场风云变幻,就在实验成果即将步入产业化之时,全球金融危机席卷而来,投资方突然撤资。消息传来的那天晚上,所有人都留在实验室里没有走,大家静静凝视着这个刚出生便夭折的“新生儿”,大家都不敢第一个开口说话,也都不知道还能说些什么。计划被迫停止。2010年,我回国到中国科学院纳米科学中心参与骨用生物材料相关研究,但心里还是放不下过敏原检测贴。

  先锋君:是什么契机促使你回到家乡贵阳发展呢?

  杨智杰:2012年的一次学术研讨会上,我遇见了剑桥校友李景博士,他正在贵阳国家高新区任职。了解到这些年贵州的发展和高新区对青年创业的各项政策扶持后,我心中的“火种”又被点亮了。

  贵州医药产业以中药、民族药为主, 医疗器械、生物材料产业基础薄弱,研发力量相对薄弱, 但未来发展空间大,政府扶持力度大,发展势头好,适合完成进入产业化的项目。

  来到贵阳后,从一应俱全的高级人才公寓到留学人才科技创新项目,多项创业扶持政策帮助我节省了时间、提供了便利,得以立刻进行产业化运作。

  同年,公司落地贵州后,取名为“威客”,是从英语We care (我们关心)音译过来。“敏先知”的技术研发在国外实验室完成,本地则主攻产品自动化生产与注册。 我们公司主要核心成员是前期研发合作伙伴,技术研发在国外实验完成,本地刚开始一些与医院、高校的合作研发项目。

  “敏先知”背后的医疗大数据

  先锋君:你刚刚提到“敏先知”是一款过敏原快速、标准化检测的新型产品,能深度开发检测数据。这些数据计划如何使用?

  杨智杰:我已经连续参加两届数博会,了解到许多大数据清洗、挖掘的技术干货,这些给我们做 APP 带来很多启发。威客科技已启动基于“敏先知”的大数据 APP 终端开发, 致力于将研发成果不断扩大深化。

  由于过敏性疾病具有周期性、地域性强的特点,未来,我们可以通过对全国性过敏原检测结 果进行大数据挖掘和分析,形成一个数字化预警和评估平台,帮助医疗机构对具体地域和时间段可能爆发的过敏性关联疾病进行及时预警。

  目前,全球有 30%以上的人患有过敏症并以每年大于 1%的速度增加,未来,“敏先知” 及其背后的数字化预警平台,将发挥重要作用。

  先锋君:贵州发展大数据先行先试,已在全国打响名声。如何抓住医疗大数据的机遇?

  杨智杰:贵州医疗器械产业发展慢,缺乏相互激励的创新意识,产业集聚度较低。但大数据是个很好的机会,可以为行业提供发展所需要的技术、市场信息、合作开发新的产品。

  以医疗大数据为例,很多医疗器械就是大数据的人机接口。除了CT,核磁共振MRI等高端数据产生器械外,一些中端的产品也完全可以和大数据结合开发。

  比如我们公司的过敏原快速检测产品,就能很高效且规范化的产生过敏原的检测结果。除了做出这个器械产品外,对软件的开发,手机端的开发就是器械企业需要投入的。这样的投入是有特色、有创新点的,是在蓝海领域的投入又结合了已有产品 。

  产生的数据除了可以对患者进行各个季节(如花、树粉)的预警、防护建议外,还可以用于临床研究、深度开发后续预防、治疗产品。不但为自己企业的后续高端产品找到了强大的临床数据支持 ,找到了方向也是大数据深度开发、运用的重要实例和商业化产品,是多赢的事。

  先锋君:我省医疗器械行业在紧跟大数据的发展脚步同时,如何做出自己特色?

  杨智杰:贵州医疗器械产业规模小、基础薄弱,产品结构较为低端,集中度很低。只有极少数高端产品增长迅猛。在这样的情况下一定要注重有特色的医疗器械发展,不能也没有必要进入复杂有源设备等需要强大制造配套产业的领域,也要避免以进入红海的部分中端市场。

  由于医疗器械设计开发周期长,一个企业的产品策划就要求有很好的市场敏锐度和前瞻性,但由于产业发展落后,信息交流不够频繁,建议多到外省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的企业观摩学习,多参加相关的学术交流会而不仅仅是产品展销会,多邀请专业咨询机构、培训机构来贵州进行规划、培训,为产业向中高端发展奠定基础创新。

  贵州医疗器械产业发展要想有特色、有大数据的前瞻性,还必须引进大量的专业服务机构(法规培训、CRO、知识产权等)或者外包部分设计开发、临床实验等工作。

  “舍近求远”的原因

  先锋君:目前威客产品的核心技术研发是在国外实验室完成,造成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杨智杰:人才是发展的最大短板。本土人才储备不够,不仅专业人才缺乏,专业的管理人才也缺乏。本土相关领域的研究机构数目较少,涉及前沿开发的项目更少。

  企业多在省内先找研发合作机构,但大多数时候不得不舍近求远,甚至在外省设立研发部门, 这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既可以利用外部资源也可以为省内输送人才。

  但在急需领域就必须高薪高待遇的引进技术和人才。人才方面引进时最好要有一定规模,且形成集中度,便于稳定引进后的人才。国家有创新型医疗器械绿色评审通道,在人才评定如千人计划等政策是否考虑对欠发达地区适当倾斜?或者放宽例如经济指标方面的审核条件。

  先锋君:制约科技创新的因素还包括管理人才自身的创新意识不足。

  杨智杰:是的,这种情况确实有,有一次约好某医院外科室主任面谈产品临床试验,却被爽约,晾在外面的凳子上几个小时。但在这样的创业大潮里,不要放大“当下”的任何不如意,那样只会坐困愁城,错过时代的风景。

  我们希望不仅是威客,还有更多企业的好的实验项目能得到政府和药监、医院等机构大力支持。尤其是在市场方面得到大力支持,优先采购本土企业。

  当然,不止步于过敏原检测产品的研发和推广,威客科技未来的目标要为贵州医疗器械行添加一脉有创新性的年轻血液。

标签:

责任编辑:admin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