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数字化转型常常陷入误区与困境

2019-10-29 16:32 来源:网络
浏览量: 收藏:0 分享

  1、工业物联网:从单机智能到系统智能

  巴菲特有句名言,“习惯的枷锁,开始的时候轻的难以察觉,到后来却重的无法摆脱。”

  我们推进数字化转型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为什么很多时候仍然陷在不停局部试点的死循环里,无法形成全局体系、生态价值和可复制性?

  这与我们过去看待和解决问题的习惯有关。过去我们解决问题的角度,往往是点状和局部的。如果只关注技术,只看到了一个层次,缺乏战略引领和业务规划,就容易陷入各种误区。

  总是拿着旧地图,无法驶入新道路。

  跳出这种思维定式,还要从智能的本质说起。工业智能始于克服各种不确定性,引起不确定性的原因很多:制造流程本身正在越来越复杂、用户定制化的需求让生产越来越灵活、各项成本的提升使得增加利润的难度越来越大…

  这种不确定性和复杂度已经到了难以想象的程度。以波音为例,它在研制787飞机时,使用了8000多种软件,除了不到1000种外购的商业软件外,有7000多种是自己的私有软件,波音关于飞机的设计、技术和知识经验等都凝结在这7000多种软件中,一旦某一环节出现问题,都会给整个系统带来破坏性影响。

  工业智能是解决这些不确定性的基础。

  一家工业企业、一条产线到底是否智能,不在于它有多少智能设备、有没有使用人工智能、有没有采用大数据分析,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家企业、一条产线能否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做出实时响应。

  各种技术,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对于一家工业企业有什么价值?单个技术本身不一定能创造价值;把这些技术堆在一起,也不一定能创造价值。用上各种技术,也不一定能实现数字化转型。

  价值取决于应用场景而不是技术本身。

  工业场景的个性化很强,对别人有用的技术,对你不一定有用。关键要看这些技术是不是促进各种数据的自动流动,把正确的信息、在正确的时间、用正确的方式、发送给正确的人、帮助管理人员做出正确的决策

  数字化转型包含多个层次、维度和逻辑,得从全局、整体的视角出发。如果我们做工业物联网项目,仍旧只从已有的技术和数据出发,很可能会陷入业务价值有限等误区。

  与从局部到全局的视角相呼应,工业物联网正在推进从单机智能到系统智能的转变。

  迈克尔·波特在过去的几年,围绕工业物联网、万物互联发表了3篇重要的文章。他所传递的关键信息是,无论硬件、软件、平台,都面临一个全新的时代,一个不断解耦与重构的时代。

  迈克尔·波特将智能互联产品分解为4个功能模块:

  动力部件

  执行部件

  智能部件

  互联部件

  它们协同作用,实现智能产品的可监测、可控制、可优化。

  为了征服各种不确定性,智能互联产品的演进将形成软、硬件的分离解耦,打破过去的一体化硬件设施,实现“硬件资源的通用化”和“服务任务的可编程”。

  “硬件资源的通用化”和“服务任务的可编程”的涵义是:

  硬件提高资产通用性:遵循规模经济,可大规模生产标准化产品,降低生产成本。

  软件丰富产品个性化:遵循范围经济,企业从提供同质产品向提供多样化产品转变,满足多样化需求。

  通过这种解耦与重构,工业物联网将从单机智能步入系统智能阶段,让我们可以在一个更大的时空尺度范围内,通过系统化的全局视角,来应对各种不确定性。

  数字化转型的误区,首先来自于眼界的限制。只有将视野从设备级扩展到系统级、从单机智能延伸到系统智能,才能突破视觉盲区。

  2、今天的问题源自昨天的解决方案

  你能看到多远的过去,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

  当突破了数字化转型的视觉盲区之后,你会发现今天的问题源自昨天的解决方案。如果仍旧用今天的方法破解明天的问题,则又将陷入另一个死循环。

  破题的关键在于,不能继续用今天的逻辑,思考明天的场景和应用。

  我们先看昨天的解决方案,在今天带给我们什么问题。

  简单的说,集成应用困境是因为过去长达数十年,IT与OT的发展是一个碎片化的供给史,我们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都是先解决局部问题,把一个点的问题拓展为一条线的问题。这就造成当我们从单项应用迁移到集成应用的时候,需要跨越很多的困难与挑战,一不留神就会落入集成应用困境。

  今天我们面对集成应用困境是必然的,这是过去的成功方案导致的一个结果。

  因此当我们立足今天思考未来时,突破视觉盲区是前提,认知必须从一小点、一条线的视角,升维到一截面、一整体的视角。

  但这还不够。过去我们讨论数字化转型,很多时候路线图好像已经确定,先是自动化、数字化、然后网络化、智能化,一步一步按照顺序向前走。

  但事实上,实践观察告诉我们不是这样的。真实的步骤是跳跃的,有可能不用经过每个阶段,就能直接形成数字化转型的闭环。

  我们面对的是一套新的架构,无论是IT和OT都在重构基础设施。过去我们行驶在二级公路、一级公路,工业自动化改造按部就班的一步一步推进。而现在我们换了一条新的跑道,直接行驶到高速公路,从发展路径上也会有本质变化。

  另一方面,在规划路线图的同时,工业企业还应当找准生态位。当下,工业企业之间的协同越来越密切,每个企业与上下游企业之间链条状结构正在转型为生态价值网。在生态系统中找准定位,扮演重要角色,也是实现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条件。

  总之,今天的逻辑在明天不再适用。

  数字化转型,环境、场景、应用都变了,解决问题的逻辑和方法也要跟随变化。从发展路径上来看,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并不是顺序关系;从产业关系上来看,需要建立生态思维,卡准生态位,承担生态中的角色与职责。

  3、重新思考数字化转型的动力

  在重构了我们的视野和逻辑之后,与之相应,系统的架构体系也正在解构和重建。

  过去我们给客户提供硬件、软件解决方案,而今天我们不仅需要给客户提供硬件、软件解决方案,我们还需要与客户一起,为客户的客户创造更多的价值。

  所以整个架构体系正在不断迁移,原有体系正在不断解耦,在业务中台、数据中台、技术中台的基础上形成微服务资源池,面向角色、场景、应用,快速地解决企业所面临的复杂问题。

  生态与平台相伴相生。算法市场的崛起,是工业物联网生态的核心。只有当第三方开发者到达一定数量,形成工业APP应用与工业用户之间相互促进、双向迭代的正向反馈,才意味着工业物联网生态的成熟。

  数据中台、业务中台、工业APP、微服务组件…这些新概念指引我们驶入新道路、发现新大陆。在这个体系架构大迁移的时代,不仅思维、逻辑和方法正在重构,就连概念体系也要重构。而这些重构只是数字化转型的起点。

  管理大师德鲁克认为:“一个有效管理的企业应该是平淡无奇的。”

  真正管理得好的企业,外部看是风平浪静的,每人各司其职。相反,那些成天看起来如火如荼、热闹非凡的企业,往往缺乏执行力,随意性强。优秀的企业,知道持续改善、循序渐进的道理。

  数字化转型的起点是突破原有视野,建立新认知。

  认知的区别不在于是不是愿意拥抱变化,而是以多快的速度、以何种方式拥抱变化?是不是有长期思维?是不是有推动文化变革的决心?

  数字化转型是一场边缘革命。重点不在于你做了什么,而在于你比竞争对手多做了什么?不在于你做了什么,而在于你的客户真正感受到了什么?不在于你做了什么,而在于你构筑了什么样的新型能力?

  对于企业而言,无论是否启动数字化转型,无论以多大力度、速度推动数字化变革,都面临风险和不确定性。

  很多时候,不转型的风险是确定的,转型的收益是不确定的。

  很多时候,数字化转型的动力不是因为收益可以预期,而是不转型的成本难以忍受。

  很多时候,转型的发动机不是企业自己,而是竞争对手。

  今天,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数字转型不是因为喜欢变化,而是不得不变化。

  这是安博士的结束语。

  本文小结:

  1. 工业物联网将单机智能带入到系统智能阶段,让我们可以在一个更大的时空尺度范围内,通过系统化的全局视角,来应对各种不确定性。

  2. 今天的逻辑在明天不再适用。数字化转型,环境、场景、应用都变了,解决问题的逻辑和方法也要跟随变化。从发展路径上来看,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并不是顺序关系。从产业关系上来看,需要建立生态思维,卡准生态位,承担生态中的角色与职责。

  3. 在这个体系架构大迁移的时代,不仅思维、逻辑和方法正在重构,就连概念体系也要重构,而这些重构只是数字化转型的起点。

标签:

责任编辑:bozhihua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