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数据湖”到“数据仓”:被“治理”的大数据产业有什么能量

2019-01-16 15:33 来源:网络
浏览量: 收藏:0 分享

  从海量无序数据到有效结构化数据、从关注大数据应用到提升数据安全意识、从解决行业痛点到构建数字社会形态……“治理”成为大数据产业最新关键词。

  大数据是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随着信息技术和人类生产生活交汇融合,互联网快速普及,全球数据呈现爆发增长、海量集聚的特点,对经济发展、社会治理、国家管理、人民生活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海量数据产生,数据堆积如“湖”,这些数据超大体量、更新速度快、结构无序但蕴藏潜在价值。在大数据行业发展初期,各企业侧重开发数据价值并提供解决方案。如今,大数据已如“仓库”般被有序管理,进入全产业链条“治理时代”。

  综合专家观点,大数据技术本身将进一步利用人工智能等技术,将无序数据进行优选,把繁杂数据“结构化”,充分发挥数据价值。同时,大数据领域仍面临“孤岛现象”,大数据治理仍将持续打通数据壁垒,开放数据使用。此外,个人隐私保护、个人数据防删改、数据跨境流动等大数据安全治理将贯穿大数据产业始终。

  如农业文化带来“土地权”,工业文明带来“资本权”,信息文明或将带来“数据权”。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孟庆国认为,在数据采集开发使用、数据公开流动交易等角度,围绕“数据权”将建立新的社会规章制度。

  大数据治理已走入产业界。以金融为例,商业银行分析域数据量可达到百T级。在一系列算法操控下,这些数据在被清洗、筛选分析后,为客户行为分析、风险实时监控等复杂应用提供基础支撑。

  天云大数据董事长雷涛介绍,复杂的商业规则和场景被数字化后,便可以被清晰的界定和量化。大数据结合相应的算法可以优化商业实践,助力产业升级。

  以网络数据安全为例,阿里巴巴集团提出数据安全能力成熟度模型,旨在帮助各行业基于统一标准来评估其数据安全能力,发现数据安全能力短板,提升大数据产业整体安全管理水平和大数据产业竞争力。

  阿里巴巴集团技术副总裁杜跃进认为,大数据的“激动人心”与“人心惶惶”就在一念之间,数据安全治理将是一个“生态”,行业监管与企业能力建设等必不可少,安全产业、行业自律等也是重要组成部分。

  大数据被有效规制、治理使得产业发展更加迅速。已中关村为例,中关村大数据应用资金规模达到2266亿元,数据管理资金规模达2455亿元。2012年,中关村拥有约100家大数据企业,如今已达到300余家。

  2018年4月,北京市大数据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召开。北京市将大数据作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重要工具,加快研究大数据条件下的管理新模式。同时,做好数据汇聚整合,推进数据共享应用,为建设智慧城市奠定基础。

  大数据以技术流引领物质流、资金流、人才流,影响社会分工模式。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常务副秘书长王露表示,大数据产业不仅仅关注如何创新应用,更应该加强大数据安全领域的治理工作,力争在复杂外部环境下,赢得国际话语权。

标签:

责任编辑:bozhihua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