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在文体娱乐行业的应用案例

2018-02-01 16:18
浏览量: 收藏:0 分享
  • 方案类别: 行业产业

  现在娱乐圈也说大数据,并且已经是一门大生意了。

blob.png

  2013年的《纸牌屋》让“Big Data”这个时髦的概念开始被影视产业所熟知,如果说刚开始还只是一个噱头大于实质的探索阶段,那么如今的大数据在影视圈可以说大有作为,它可以为娱乐项目的投资决策、演员组合、剧本修改、营销策略提供实际帮助。

  以电影《小时代》为例,关于它的争论或许已经失去意义,即使被一路吐槽,影片票房还是一再破纪录,部分影院更是达到百分百的排片率,成为内地影视一大独特景观。其背后的成功秘诀只能让《小时代》背后的大数据公司艾漫科技来解释了。

  精准用户画像

  并不是所有的小说都适合拍成电影,小说的用户定位及内容策略都需要在立项前有一个科学的依据,这样才能保证一部电影的成功运作。

  大数据在精准营销的作用尤其反映在电影领域,挖掘精准人群的意义更加非同一般,因为电影有着非常强烈的类型划分,不同的类型影片背后是截然不同的受众群体,他们的兴趣偏好是天壤之别。

  据悉,艾漫科技分析了郭敬明粉丝、《小时代》小说及系列电影受众共计3000万用户,通过数据发掘描摹出一个基本的画像:女性为主体受众,在地域分布上偏南方,黄河以南省份占70%以上,年龄主要集中在90后。

  除此之外,艾漫科技的大数据还分析出了《小时代》受众的喜好属性,如受众兴趣爱好偏娱乐化;对品牌的调性尤为在意迪奥、三叶草和宝马;热衷网购,尤其对潮流、时尚的女性购物社区尤为关注,从他们关注的APP也可以看出他们爱美、爱分享的特质。

  大数据精准的用户画像出来后,《小时代》电影的内容、角色、排片甚至广告植入都有了一个基本的参考,例如《小时代》受众对韩流音乐的偏爱使得《小时代3》的主题曲选择让吴亦凡来唱。

  影片内容的决策

blob.png

  在了解电影受众长什么样子之后,大数据还善于去挖掘受众在想什么、聊什么。这就为电影的内容策划带来很多数据支持。

  在对影片的内容决策上,电影《北京爱情故事》是艾漫科技另一个非常出彩的案例。据艾漫科技COO曹永寿介绍,当时片方对于受众怎么看待北京、怎么看待爱情是非常模糊且困惑的,他们基于寻找那个能跟受众形成共鸣的沟通点。通过数据挖掘,发现在大家谈及北京、爱情的时候,80后热议的话题就是“房子与爱情”,而70后热议的话题就是“爱情如何保鲜”。看过电影的观众都知道,电影的第一个故事就是围绕“房子与爱情”展开的,而刘嘉玲、梁家辉的故事的主旨灵魂就是第二个话题。电影播出后,经过数据跟踪,第一个故事是观众最为热议的桥段,而刘嘉玲的桥段是好评度最高的。

  大数据除了对电影内容提供数据支持外,还在演员选角上发挥重要作用。演员对与一部电影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以往演员的生杀大权掌握在导演和制片人手里,一般是凭借他们的经验和个人好恶,然而这是一个市场说了算的时代,受众的喜好才是王道,所以大数据可以根据受众喜好理性的评估演员。

  细心的观众会发现,《小时代1》中的一位主演在第三部中并没有出现,弃用他的原因并不是导演对他有偏见,而是观众对他不买账。从大数据分析出来的一组数据中来看,他在《小时代》前两部中的表现是众位主演中负面口碑榜第一,而观众对他不满意的地方也是源与他的外表,对他的评价非常犀利苛刻,充分暴露了《小时代》受众真的都是外貌协会,为了迎合他们的喜好,片方的决策也就是将他换掉。

  支撑电影营销决策

  除了上述两项外,大数据还可以为物料内容、营销主题、效果、事件传播及影片发行提供数据支持。

  据曹永寿介绍,在《小时代1》的营销中,数据跟踪发现受众对“男色”具有强烈反应,于是片方在后续的营销中将“肉体、男色”进行包装,发布了相关卖点的物料以博用户眼球,引话题讨论。

  在营销活动主题的决策中,在大数据支持下策划了一场线下主题营销活动。活动主题往往是营销人员最头疼的问题,这直接决定了活动会不会引起关注,是否契合了他们的情感,能否吸引受众参不的热情,也直接影响了互动效果。《小时代1》上映后,数据跟踪网友最喜欢的热门桥段,发现位居榜首的是“姐妹圣诞庆祝天台买醉”、“闺蜜情、友谊”。非常符合90后的情感延伸,所以发行方策划了盛大的发行主题活动“青春不散场”,就是迎合了主体受众的情感诉求,活动推向《小时代1》的各大重要发行城市的各个影院,取得了不俗的营销效果。

  另外,艾漫科技有一个独特的营销分析工具——事件传播路径,这个工具可以基于热点新闻、事件进行时间、空间、参与媒体、扩散态势、发展阶段、传播路径进行深入的跟踪分析。这个工具主要用来评估营销宣传中的媒体传播效率,通过对每一轮的新闻路径的跟踪,看到什么是重要发酵媒体,什么是重点扩散媒体,从而评估分析出媒体传播效率,指导之后的媒体投放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高效传播媒体当中,提高营销ROI。

  大数据同样可以对影片的发行策略提供支持。电影发行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找到重点的发行城市,这些城市是要做针对性营销推广,甚至开展重要的影院地面活动的。艾漫科技通过对《小时代》话题地域分布进行分析,选择出了最合理的重点发行城市。

  除上述两个经典案例外,艾漫科技已经为多个影视娱乐项目、商业客户以及其他机构提供了大量定制娱乐化大数据分析服务。除了电影外,还为综艺节目《中国好声音3》、《最美和声》,网剧《探灵档案》,视频节目《你正常吗》等提供数据支持。

  在曹永寿看来,大数据做的无非就是用科技手段做了解“人”的事情。也许在常态下受各种因素的制约,人们并不愿意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或许有时候连我们自己都并不了解自己真正的想法。但我们的言行都可以在大数据对我们自然语言的分析下完整的展现出来。有很多人批评《小时代》纸醉金迷,但奇怪的是还是有很多人愿意去看,甚至在内心会向往一下电影中的情节,大数据更了解我们。正如有人曾这样看待大数据:在互联网上,娱乐是用户最重要的几件事之一,大数据能做到的事情是——“找到你内心的小恶魔”,并用内容把小恶魔饲养好,转而让我们更加了解自己。

  大数据在影视娱乐产业中大有作为。除了上述几种形式外,大数据还可以为明星提供专属的个人定制服务,进行舆论监测、塑造个人形象、评估商业价值甚至为转型做科学依据。“这套系统在好莱坞已经很成熟了,我相信未来在国内也会慢慢发展起来。”曹永寿对《广告主》记者说。

  大数据这么神奇,那我们是不是该为数据是瞻呢?虽然目前艾漫科技的电影票房预测已经控制到10%的误差,并且从2014年开始,自己建设的大数据系统的视频网站也开始寻求艾漫科技这样的“外脑”,但大数据终究只能作为一个参考标准,而不能一切照搬大数据。它只能不断提高作品的成功机率,但不能保证一定会成功,因为通向成功的路上,变量太多了。正如曹永寿所说,一个成功的影视商业产品,往往是影视从业者之智慧与大数据之技术的完美结合物,影视企业在影视团队、内容制作、影视特效、剧情节奏等方面应该非常专业,而艾漫科技在影视热点趋势、消费心理、精准用户画像方面具备独特的技术优势,并且存在超过4亿的用户沉淀,两者的结合是保证一部好作品的成功运作的有力条件。

  中国娱乐文化市场很大,但做娱乐文化内容深度挖掘的公司很少。艾漫科技抓取全网的娱乐数据(除了微信朋友圈现在还没开放权限),并且非常重视来自微博、评论、贴吧等各种社交产品中的数据,了解每一个用户的喜好。它能知道谁在讨论什么,这个剧为什么火……

标签:

责任编辑:zhangxiuqin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