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国智慧城市发展年会 ——中国智慧城市发展智库圆桌论坛共识

2016-12-14 09:12 来源:数邦客
浏览量: 收藏:0 分享

  2016年11月2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与国脉互联智慧城市研究中心在北京联合举办了2016年中国智慧城市发展年会,中国智慧城市发展智库圆桌论坛作为年会中重要的专项会议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赞誉,会议也取得了多项成果。

  中国智慧城市智库圆桌论坛是国内首次举办的智库专题讨论会,得到了相关单位的积极响应,论坛汇聚了国内不同领域,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一批智库机构,主要包括国脉互联智慧城市研究中心、北京大学智慧城市研究中心、宁波智慧城市研究院、天津智慧城市研究院、工信部信息中心工业经济研究所、中兴智慧城市研究院、北大方正智慧城市研究院、中电科新型智慧城市研究院、河北省智慧城市建设联盟、《中国信息界》杂志社等10家机构。

  当前,中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快速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刻,智慧城市作为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创新经济发展模式的重要载体,将发挥关键性作用。但中国智慧城市在基础研究的创新成果还不多,建设推进速度还不快,亟需中国的智慧城市智库机构加强自身建设,不断贡献智慧,全面引领中国智慧城市的快速、可持续发展。

  为此,国脉互联智慧城市研究中心作为国内重要的第三方智慧城市智库,主动发起了此次圆桌论坛,希望能够推动中国智慧城市智库快速成长。参加此次论坛的10家机构各具特色、优势互补,同意根据信息共享、开放合作、百花齐放、协同发展的原则,就推动中国智慧城市发展与智库建设形成10项共识。

  1.推动智慧城市科学发展,智库作用不可缺少。智慧城市作为一种新的城市形态和研究课题,在信息社会快速发展趋势下,需要专业智库机构对智慧城市发展规律、建设模式以及发展环境等进行系统研究,需要不断进行思想输出与体系化的创新,否则智慧城市建设将会停滞不前。

  2.打造中国智慧城市2.0,亟需智库发挥关键作用。经过多年探索实践,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仍处于资源整合、模式创新、示范推广的2.0发展阶段,智慧城市建设主体问题、自我造血问题、标准化问题、技术与产品研发问题等还未清晰化,需要智慧城市智库加强研究,提出解决方案。

  3.促进智慧城市智库发展壮大,需要加强相互协作。目前,中国智慧城市智库呈现百花齐放态势,有政府的和民间的,有事业单位的、企业性质的及联盟、协会形式的等,但整体还处于发展阶段,力量还比较弱,且各自发展方向、利益诉求、价值导向也不同,大家联合倡议成立全国智慧城市智库联盟,加强线上线下合作,提高权威性。

  4.加强智慧城市智库自身建设,真正发挥公益支撑作用。作为中国智慧城市智库,要具有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的抱负和情怀,要有从公共利益出发的坚定思想和独特视角,同时要加强自身建设与实力的提升,坚持理论研究与实践相结合,持续推动基础研究与技术、产品研发,切实发挥智库的作用和价值。

  5.提升智慧城市智库影响力,需要具有"真材实料"。目前,中国智慧城市智库比较多,但整体实力还不强,要紧跟经济社会发展趋势与城市转型升级面临的痛点,坚持规划咨询与技术支撑相结合,真正提出新锐的观点和实用的解决方案,同时要保持中立性,不能只做政策解读者和附和者,避免智库形式化、空洞化、随大流,要加强智库之间的思想碰撞与交流合作,不断提升影响力与品牌效应。

  6.加快智慧城市智库发展,需要社会提供广阔空间。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深入推进,其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越来越多,此时非常需要智库中立的咨询态度、理性的解决方案、全生命周期的服务等,这已得到广泛认可。为此,需要政府、企业及相关机构提高对智库建设的认识,尊重智库的价值,提供智库参与智慧城市建设的公平机会。

  7.加强智慧城市智库发展,人才队伍建设任务艰巨。智慧城市智库是贡献思想、输出观点和成果的地方,人才成为决定智库建设发展水平的核心要素。智慧城市智库人员培养周期长、薪资要求高、自身期望高,但同时各智库单位又面临政策支持不够、"旋转门"不畅、工资水平不高等问题,需要加强多形式、多渠道人才队伍建设。

  8.支持智慧城市智库特色发展,要避免恶性竞争。智慧城市建设是一项巨系统工程,涉及领域非常多,鼓励支持智慧城市智库聚焦不同领域,促进专业化、特色化发展,实现相互学习和相互补充。同时,各智慧城市智库单位要自律、相互包容,不搞恶性竞争,不许诺免费咨询,体现智库的价值,形成智慧城市智库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

  9.我们重申,中国智慧城市智库要有创新精神、担当精神,将秉承自律、中立、开放、共享、奉献的发展理念,加强合作,落实行动,为中国智慧城市建设贡献最大智慧。

  10.我们期望,通过中国智慧城市智库联盟的纽带,加强各智库之间的交流,推动政府、企业与智库之间的沟通协作,实现中国智慧城市健康发展。

  国脉智慧城市研究中心主任  姜德峰   微信号:zhuihuinianhua2013

标签:

责任编辑:admin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