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首届中国大数据应用大会,这些前沿你不应该错过

2016-07-18 10:07 来源:看传媒
浏览量: 收藏:0 分享

  大数据可以治理雾霾?通过大数据能揪出骗子?如何看待大数据开放与个人隐私保护……7月14日,首届中国大数据应用大会在成都开幕,图为封面传媒承办的“大数据与媒体联接力论坛”。作为国内首个以应用为主题的大规模大数据专业会议,为期两天的大会主题是“大数据与智能时代”。这次大会共吸引注册听众超过6000人。其中,由封面传媒承办的“大数据与媒体联接力论坛”最为引人关注,有600余人挤进论坛现场,感受大佬们带来的头脑风暴。

  中国大数据专家俞能海:

  “私密性数据不要放在网络上”

中国大数据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信息处理中心主任俞能海

  中国大数据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信息处理中心主任俞能海

  中国大数据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信息处理中心主任俞能海教授分析了目前大数据时代人们的隐私困扰。俞能海教授说,在Web2.0时代,用户就是数据的产生者。用户在网上产生了大量的数据,留下的足迹却难以消除,其隐私有被泄露的风险。

  大数据隐私保护成了难题。目前大数据“使用权”正在挑战隐私需求。“如果多个平台联合,长期连续对用户行为数据进行挖掘并用于非法行为,这就侵犯用户的隐私,因此需要深入研究分析大数据背景下如何保护用户的隐私。”

  隐私保护成为潜在的消费需要。俞能海总结说道,大数据开放存在隐私泄露风险。隐私泄露是互联网、大数据发展带来的时代忧虑,但是忧虑背后孕育着新的需求和机遇。因为隐私保护是一种潜在的消费需要,迎合这种需求可以创造价值,比如加密手机。

  企业挖掘大数据需要一个度。有些数据是不必要的,甚至是无效的、冗余的信息。我们根据大数据应用的环境和应用背景进行选择。当然数据要应用,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安全和隐私。

  倪光南院士:

  网信安全应有“一票否决”权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大数据专家委员会顾问倪光南作了题为“自主创新发展网信技术”的报告。“网信领域要安全与发展同步推进。也就是说,既要用好大数据,也要保护好用户隐私。”

  核心技术只能自主创新。倪光南说,网信领域有一个很重要特点:核心技术作用非常大,垄断性很强,核心基础和基础设施非常重要。倪光南认为,网信领域想通过引进、仿制,实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模式,比其他领域难得多。其结果往往是引进了垄断而未真正引进技术。

  安全有权“一票否决”。倪光南表示,在网信领域,要把发展和网络安全同步推进。我们主张,网络安全要作为前提,有权‘一票否决’,一个项目如果安全方面通不过,就不要考虑了,这是网信领域的工作跟其他领域工作不一样的地方。”

一票否决

  清华大学数据科学研究院院长俞士纶:

  大数据应用

  俞士纶认为,各种产业都可以了解到大数据给他们带来的机会和影响,如果你没有看到大数据对你这个行业的影响的话,这个行业可能就会垮掉。

  大数据的应用来说,我们有一些行业,比如电子商务行业,它们是完全了解大数据对它们的影响,并在思考怎么利用大数据使它们变得更好。但是有一些行业,它们已经开始意识到,但是没有什么进展。

  在北京的话,雾霾、环保的问题比较大,我们是可以通过大数据来了解雾霾,雾霾的问题在哪里,我们可以通过大数据来对症下药,使一些问题变得没那么严重。

  俞士纶认为,政府应该做一个领导性的举动,要把更多的数据公开。比如医疗数据和交通数据甚至是卫星影像,应该在适当的时候开放。大数据产业要发展,就依赖于政府开放和分享一些数据,这样的话,才能对大数据产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欧洲CIO联盟主席:

  大数据改变生活

欧洲CIO联盟主席Frits Bussemaker

  欧洲CIO联盟主席Frits Bussemaker

  Frits Bussemaker说,随着数据的爆炸,数据是每个人的工作,而不只是创造了数据系统的CIO。这是他认为目前大数据时代带来的最大的变化。

  大数据定位塞车路段。Frits Bussemaker列举了大数据应用的两个例子,Fitbit(运动追踪者)检测地震和手机定位检测塞车路段。

  信息被采集用户要有知情权。Frits Bussemaker称,总的来说当信息被采集时人们需要有知情权。由他们来决定是否允许自己的数据被信息技术使用,确定将要共享自己的数据,并由此获得某些别的回报,或者实现某些价值。数据抓取方需要设置底线,保障这种知情权。当然,那是商业数据。

  大数据人才非常稀缺。Frits Bussemaker说,目前市场对于数据科学家有很高的需求,但是他们的量实在是很少。虽然有很多技术人员可以建立数据库、开发系统,但是很少有人能够理解数据的价值。这是一个相当大的挑战,因为这需要有商业知识的储备,因此这些人才非常稀缺。

  鄂维南院士:

  “阿尔法狗”是一个标志

  中国科学院院士鄂维南表示,“阿尔法狗”是人工智能进入新时代的标志,但要用它在复杂环境中进行决策,还面临许多难题。

  鄂维南说,“阿尔法狗”使用的不是穷举法,即分析落子的每一种可能性,而是借助蒙特卡罗树搜索,模拟对局的最终胜率而不是十分精准的评分值。鄂维南说,“会学习”是人工智能的另一个特征,建立在大数据基础上,使机器拥有了自我深度学习的能力。

  鄂维南认为,“阿尔法狗”可以应用在一般的智能决策领域,但这并不表明它就是万能的。在角色不对称的前提下怎么把“阿尔法狗”推广得更好,这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中国大数据专家委员会秘书长:

  大数据应用是产业链的“牛鼻子”

  中国电子学会、云计算专家委员会、中国云计算技术与产业联盟、中国大数据专家委员会秘书长林润华指出,只有应用做好了才能拉动产业的发展,才能带动技术的创新。所以它是一个产业链,应用是一个“牛鼻子”,是一个核心。

中国大数据专家委员会秘书长林润华

  中国大数据专家委员会秘书长林润华

  封面CEO李鹏:

  封面传媒的“三化”标准

  封面传媒董事长兼CEO李鹏认为,数据为王的时代已经到来,依靠技术产生内容,给传统媒体和新闻生产带来了很大机遇。“我们对未来的联接力出现了这么几种状态,一是连接需求,打通消费;二是连接参与,开放众包;三是连接虚拟,沉浸参与。所以,个性化、标签化、用户的精准化等‘三化’,成了封面传媒的重要特征。”

  百度熊赟:

  数据整合与开放

  百度品牌沟通部总经理熊_认为,人工智能及其学习、云计算、大数据都不是割裂的概念,百度要把它们整合在一起,把百度平台上所掌握的数据,把各个行业、各个媒体、各个政府机构以及各个合作伙伴所掌握的数据综合起来,放到一个完全开放的云平台上面,进行数据加工和处理,再利用百度大脑的新技术,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最后形成各个行业的应用方案。

  数据如何变现?

  三分靠创新七分靠打拼

2016年中国大数据应用大会分论坛现场

  2016年中国大数据应用大会分论坛现场

  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教研部高级经济师郭全中抛出问题:“用户连接失效我们有办法吗?是否会把大数据当成弯道超车的利器?”

  人民日报媒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叶蓁蓁回应说,大数据的最大门槛、最难跨越鸿沟,不是科技而是时间,是传统媒体所拥有的历史沿革,所积累下来的很多资产是具备大数据特征的,只是没有被挖掘出来,没有被利用起来,而这种以时间所建立的数据门槛,是技术再强大的公司在短时间内都无法跨越的。人民日报建立的中央厨房,这个跟其他媒体还有很多技术厂商所打造的是不一样的概念。这不是一个封闭系统,而是一个充分连接用户,并充分连接其他行业的“内容+”平台。这样一个平台,将来一定会产生大量数据。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副总编辑曹轲希望下一步跟互联网公司的合作,能够变成一个数据联盟,在数据生产行业里面建立相应的链条和连接,这样才有可能找到自己的位置。

  浙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庆则“力挺”数据开放的价值。他说,数据开放越大,数据价值越大,浙报集团目前已尝试做交易中心和数据中心,这是补强自主流量不足的一个尝试和选择。

  面对“数据如何变现”的现实问题,小红书副总裁李皓从社群电商角度给出建议:媒体在大数据应用中应与云计算公司联合,因为这将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还有一句话送给大家,今天我T恤背后写的是‘今天的心情 三分天注定,七分靠shopping’。去年李克强总理看到即兴改成了‘三分靠创新,七分靠打拼’”。


标签:

责任编辑:admin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