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借大数据打造西部金融中心 欲与北上深齐名?

2016-07-05 13:07 来源:前瞻网
浏览量: 收藏:0 分享

贵州 大数据 金融中心

贵州借大数据打造西部金融中心 欲与北上深齐名?

  这样的科技资源和人才资源,使得贵州摩拳擦掌试图成为比肩北上深的金融中心。据21世纪经济报道文章,贵州金融城正逐步完善涵盖科技金融和互联网金融等高新金融产业的链条,也以此为核心竞争力,努力朝国内金融第四城的目标迈进。

贵州金融城开发现状

  通过科技中心的地位而跃升为金融中心,这一实践并不乏先例。比如硅谷。20世纪后半叶美国政府在加州投入大量研发资金发展国防工业,带动了当地的研发和科技人才的集聚。科技产业的发展前景吸引了金融资本的汇集,70年代开始蜂拥而至的风险投资使得硅谷如虎添翼。深圳近年来金融业的发展也是科技带动的结果,2014年开始,深圳第三产业不仅在GDP上占比过半,且产值主要由信息科技与金融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贡献,前海也成功吸引中投公司、摩根大通、汇丰银行、花旗银行、恒生银行等众多世界金融业巨头争相进驻。

贵州借大数据打造西部金融中心 欲与北上深齐名?-图片1

深圳从2014年起成为了科技和金融双中心

  互联网不仅通过投资机会吸引着资本,其本身也能向金融资本提供服务。美国的Fintech相当于中国的互联网金融,都是指互联网公司或者高科技公司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新兴技术开展的低门槛金融服务。这一部门也发展得相当迅速。

  通过近年来备受资本市场青睐的互联网产业的集聚,从而吸引金融机构来此扎堆猎寻投资机会。这个构想确实具有前瞻性并且经验上也有参考。但是,这个逻辑经得起现实的检验吗?

  贵州之所以能借助大数据迅速得到发展,是由于互联网时代信息流动的低成本和便捷性使这个产业相比于传统产业来说更不依赖区位因素,这使得贵州不利的区位优势得到弥补,从这个维度上来说,大数据给贵州带来的机遇体现了互联网时代区域经济赶超的新模式。但这正是互联网的这一空间属性,决定了它并不依赖某一特殊区域。不同于自然资源优势,贵州必须面对的一点是,大数据产业并不像茅台酒酿造那样强调特定的地域环境以及气候条件。即便是被视为发展样板的硅谷也在接受纽约“硅巷”的与日俱增的挑战,后者超出了前者的纯科技而着眼于服务金融和媒体的科技应用开发。根据著名管理咨询公司Accenture的报告,2016年第一季度,有6.9亿美元资金投向了纽约市的金融科技企业,超过了硅谷的5.11亿美元,使得纽约成为金融风投公司最青睐的城市。不得不提的是,贵州并不像硅谷那样已经有了长时间的科技积累且拥有世界科技航母的总部,在科技产业的区位优势到底能保持多久实难料定。

贵州借大数据打造西部金融中心 欲与北上深齐名?-图片2

贵州能否发挥大数据科技优势打造金融中心?

  贵州想要大力建设的金融产业也同样不依赖地域条件。在信息化时代,资本已经数字化,和数据信息一样具有极高的跨区域流动性。金融资本猎寻机会并不必然要求在当地建立一个固定分部。尤其是对为互联网产业服务的风险投资和私募机构来说,他们的合作对象是特定的,合作模式也往往已经涉及在经营或财务上的控制,因而也不需要像银行那样需要设立支行、每天营业以面向不特定的企业授信。

  目前关于贵州金融中心建设的报道主要集中在贵州成为金融中心的必要性方面。比如金融中心集中在东部,不能形成首尾相顾的金融带;“一带一路”、西部大开发、长江经济带等战略的落实需要等等。这与“后发优势”理论异曲同工,但是发展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并不构成“优势”。

贵州借大数据打造西部金融中心 欲与北上深齐名?-图片3

P2P在中国的发展与挫败表明后发优势并不必然存在

  以中国的P2P产业为例,中国金融抑制带来的普惠金融供给不足使得P2P的发展有广阔空间,成长得也比金融体系更为发达的欧美更迅速。但是,金融抑制下征信体系的发育不足、监管模式跟不上以及金融体系自身风控与经营能力的问题使得中国P2P成为了民间借贷甚至是庞氏骗局的遮羞布,仍旧无法实现普惠金融的最终目的。如何建立自身真正的长久优势,才是贵州建立金融中心的必要考量。否则,带动的将仅仅是“圈地”和楼盘。

标签:

责任编辑:admin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