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本富:新基建背景下数字经济新业态

2020-09-08 17:00 来源:我能Vip订阅号
浏览量: 收藏:0 分享

  8月28日,由国脉集团主办的“数字政府4.0暨我能全球合作战略发布会”在北京隆重召开,以“揭秘与体验——携手迈向数字社会的蝶变之旅”为主题,共有来自国家部委领导、企业、协会、园区、知识网红等代表,以及行业专家、优秀厂商、业界主流媒体约200余位嘉宾到场,更有10000余人同步收看直播。

  本文系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大学网络经济和知识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吕本富先生于8月28日上午在“数字社会4.0暨我能全球合作战略发布会”主论坛上的演讲,内容通过现场速记整理,未来经本人审核。

  我今天讲的是新基建背景下的数字经济新业态。讲基建,需要提到基建经济学,新基建是对数字经济的,老基建是对工业经济的。今天,我主要分享下工业经济和数字经济有什么不同?以及新经济的业态有哪些?

  基建经济学

  为什么在经济萧条或经济处于下行周期的时候,一般一个国家容易做基本建设?道理很简单,因为在经济比较兴旺或者高速发展的时候,资本是很贵的,资本的回报率逾6%、7%,甚至是百分之十几。而经济略有萧条的时候,资本回报率4%、5%就可以了。从财务的角度来说,在经济萧条或者是经济下行的时候,资本是最便宜的,这个时候做基建成本最低,投资最有效。

  “要想富,先修路。”基础设施建设“修路”是核心,所谓的“铁公机”,不外乎让人流、物流更畅通,现在信息流、交易流也重要,网络和平台也成为基础设施。换句话说,基础设施就是做大“流动

  性”。通过基础设施把碎片化的市场连成一个整体,才会有效益。比如说在一个城市做基本建设,它可以带来1.5个就业机会,如果你把这个钱投在分散的区域里面,可能它的机会就会小于1。对比下,建设各种小镇带不来大量的就业机会,但大湾区是可以的,这就是一个基本的差别。所以把碎片化的市场连接起来,是基本建设的目的。“基建”能够创造出“新市场”和就业机会,这才是基建的核心。

  基建效益的边际递减

  从本质上说,基础设施的扩大,就是市场范围的扩大,基础设施的延伸就是市场的基础,否则企业经营就无所谈起。企业的物流能到哪里?比如从电商角度说,有一个词包邮区,包邮区可以算是优势体现的意思,本质上体现企业物流服务半径到达得很快。修建基础设施依然存在边际效益递减的现象。

  由于存在基建的效益边际递减的现象,所以不能为了基建而基建。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日本人在修一个到北海道的海底隧道,有一部叫《海峡》的电影,当年也是高销量。北海道的这段隧道修了20年,结果最后就成了“鸡肋”。为什么?因为在修隧道的时候,当时的隧道的效益还是不错的,但是随着航空越来越发达,人们去北海道可以坐飞机,修隧道就没有意义了。因此这个基建它是有边际效益的,做得不好还可能亏本。

  传统基建的三个特征

  所以总结一下,传统基建有三个特征。一是逆周期。逆经济周期,根据投资回报率,在经济下行的时候比较合适,现在疫情冲击,经济运行相当于下行状态。二是要扩大流通范围。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围绕市场化加深展开的,要把碎片化的市场连起来。服务半径的扩大,就是市场化程度在加深,这也是最重要的。三是标准化服务。早年的电厂都是自备的,为什么电厂能成为公共基础设施?主要是电厂的服务标准化,用电表可以计量。正是电厂的标准化服务使其成为公共基础设施。为什么云计算现在还不能普遍?是因为云计算的服务还不是特别标准化。当标准化计量的时候才会有基础设施,才会有基础设施的存在。

  新基建或者说数字基建,一定是和过去的老基建有所不同的,因为它所服务的是数字经济的基础设施。数字基建(新基建)在一定条件下,存在边际递增现象。随着数字经济基础设施的建设,也会使新经济发生一些变化,而变化的根本来自于什么?需要深入探讨。

  工业经济和数字经济

  工业经济和数字经济是不同的。首先我们先来看工业经济生产财富的秘密在哪里?经济学的鼻祖亚当·斯密当年就说过,他说在18世纪一家扣针厂,如果10个工人每个人分别完成1~2道工序,每天可以生产48,000枚扣针,但是如果一个工人独立完成,就像李白一样,铁杵磨成针,1个人最能干也完成不了20枚扣针,所以分工带来的效益是多少?240倍。原材料、工厂什么都不变,因为分工不同,而有240倍的效益,所以斯密说他找到了财富的源泉。

  当然做分工做的最极端的还是老福特。老福特做的汽车流水线,原来一辆T型汽车的下线时间由原来的12小时28分钟缩短至10秒钟,生产效率提高了4488倍!所以老福特这个人很不得了。T型汽车是工业时代的产物,它被评为20世纪最伟大的工业产品之一。

  工业经济的原理基本上就是少品种大批量以批量降低成本,成本降低进一步扩大批量,规模经济从而成为工业时代的逻辑。专业化分工加上规模经济就是数字经济创造财富的源泉。

  当然工业时代是有缺陷的,生产方式的浪费,生活方式的浪费,传播方式的浪费。这些缺陷可以总结为“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工业经济是“高熵经济”,耗散特别大。

  塑造网络空间的经验定律

  既然探讨网络时代的规律,数字规律,我们有必要把网络空间的一些基本的经验定律总结一下。第一个信息处理规律叫摩尔定律;第二个信息传输规律叫吉尔德定律,专门讲带宽的,每6个月带宽的需求翻一倍,所以到了现在的高清时代,带宽要越来越大;第三个网络经济规律叫梅特卡夫法则,网络的价值等于网络节点数的平方;第四个数据积累规律叫新摩尔定律(大数据规律),网上的大数据95%都是近两年产生的;第五个人工智能替代规律叫5秒钟法则,你的工作岗位会不会被淘汰,就是看这件事情,是不是5秒钟能搞定,凡是5秒钟能搞定的事情就是被机器人要替代,超过5秒钟就没有问题;第六个网络竞争规律叫达维多定律,先行者会占50%的市场,比如说网红,你是先行者,这个市场至少占50%。以上就是网络经济的六个规律。

  《老子》说:“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就是说天之道和人之道不太一样,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网络空间它既是个自然空间,又是个人造的空间,所以它的规律就不太一样,因为这个人往高处走,所有的人都愿意追随到头部,头部的公司,头部的网红,你想认识人,永远认识比你级别高的人,不会想认识比你级别低的人,这是人的一个基本的意识,进而网络空间就存在“胜者通吃”现象。

  三次信息技术革命

  近20年有三次技术革命,第一个是记录革命。实际上就是记录的革命,所有我们用在纸上、脑子里的东西,进入到信息系统里面,形成了所谓大型信息化系统。在10年之前,那时候就是信息化的时代,信息化的时代不就是把所有的线下的知识变成网上吗?第二个是分发革命。APP的存在把软件分发的门槛基本上降低为0,现在一个老太太也会发红包,如果没有APP是不可能的,APP的存在就带来了分发的革命,就带来了消费互联网的快速增长。第三个是认知革命。由于人工智能的存在,以后的决策可能是人和机器一块做的,这是产业互联网最大的变革。。这三次革命可以描述一下数字经济的一个最重要的变化,它带来了三个可以说是三个时代,当然现在的时代越来越短了。

  数字时代的流水线

  工业经济是流水线,小品种大批量。数字时代的流水线在哪里?从谷歌、今日头条、滴滴、美团、拼多多、抖音、快手等平台上,可以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叫智能匹配算法,比如说美团,三秒钟之内可以为骑手计算出最优路线。智能匹配算法就是数字经济时代的流水线。所有的数字经济的财富就来自于智能匹配算法,匹配范围越来越大,越来越智能化,交易成本也就越来越低。

  超级匹配产生超级平台

  超级匹配产生了超级平台。人与信息的连接,如谷歌、百度头条等;人与人的链接,如腾讯、FB等;人与商品的连接,如京东、亚马逊等;人与设备的连接,如摩拜、无人驾驶等;人与物的连接,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我们现在做的这个知识网红属于哪个链接,我还没太想好,是不是可以产生一个超级平台?超级链接产生超级平台,超级平台就是财富的来源。

  数字经济的特征

  借用“信息熵”的概念来说,连接所实现的层级单位越小,熵就越低,商业活动、社会经济的耗费就越少,效率也越高,确定性越强,有序程度越高,生态体系也越有活力。反之亦然。数字经济的运行可以绕过热力学第二定律。比如说电动车,它为什么不用热机发电,不用热机做机械能,因为热机的转换率是最低的,电能的转换率至少有70%。在网络平台上,化整为零,精准匹配,避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所以,数字经济就是“低熵经济”。总结一下,数字经济我们可以用六三二来表示,就是六个经验规律,三次技术革命,还有两个发展趋势。从高熵到低熵,然后大规模匹配,六三二就基本上描述了网络经济的基本规律。

  数字基建两大要点

  在数字经济存在的情况下,我们做新基建要干什么?第一个,新基建最重要的特征是用比特引导原子。所有的新基建的项目一定要达到比特引导原子。比如,现在我们外出吃饭时,会打开点评APP;出门时,会打开地图APP,这就体现了比特引导原子,那么在未来比特引导原子的范围会越来越大,而新基建一定要完成一个比特引导原子。第二个,新基建一定要带来更多的数字红利。有很多产值是没法进入GDP的,但它却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比如搜索引擎,人们不付费,但很好用,实际搜索引擎带来的价值就是数字红利。所以任何一个数字基础设施的建设一定要带来大量的数字红利。

  数字经济新业态

  数字经济的新业态如何做?利用场景重塑,互联网女皇玛丽·米克尔4月份发了一份报告,她说新冠病毒史诗性的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其核心观点有两个:一是新的工作与生活平衡;二是场景重塑。现在有个词叫WFH,即WorkFromHome,意思就是在家工作。所以知识网红也算是WFH模式一个典型代表。比如现在的推特,推特有一半的员工永远在家上班了,WFH就是工作和生活的再平衡。现在疫情逼迫数字转型的进程加快,许多行业将被“重塑”。针对场景重塑,举几个典型的场景,比如实体商场的自救探索,直播从单体商场到整个商圈,还可以持续持续产业链;K12教学过程的抖音直播;地产和汽车高客单价商品的直播推销;战役助农塑造的网红县长;复工复产过程中的弹性供应链等,这都是疫情以后的最典型的场景重塑。

  现在网红经济越来越个体化,是因为平台的存在,生产端和需求端越来越小。比如滴滴平台实现司机和乘客有效连接,出租公司这种业态就被淘汰了。未来平台会越来越大,两端会越来越专业化,这就是“寓大于小”的强制进化。

  新业态的15个重点方向

  疫情之后,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发布公文,提出支持15种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国家鼓励发展新业态的方向主要为:①在线教育;②在线医疗;③远程办公(WFH工作模式);④数字化治理;⑤产业互联网平台,特别强调产销直供一二三产业融合;⑥传统企业转型;⑦跨物理边界的产业园,如乌镇云上产业园;⑧无人经济;⑨自我就业;⑩副业创新,发改委是鼓励兼职的;⑪灵活用工(即共享员工),如疫情期间,海底捞的员工到盒马鲜生来上班,也是国家非常鼓励的一个新业态;⑫共享生活;⑬共享生产新动力;⑭共享生产资料;⑮数据共享开放。

  个人认为第5个应重点关注,就是产业互联网平台,它打通了行业的产、供、销。以往类似于新发地销售地批发市场模式将逐渐减少,因此,由产地直接到销的产业互联网平台发展值得关注。

  数字化转型的模式

  数字化的转型模式对于大企业来说,最重要的是培育理念和战略,大企业不缺钱也不缺人,最重要的是理念和战略;对中小企业来说,主要是发掘共性需求,提供套餐方案,发挥政府催化剂的作用。比如当中小企业没钱没人时,该如何转型?这时候一定是政府做催化剂,在一开始政府采取反应,再实时退出,让市场发挥作用,在市场失灵的时候,政府要组织起来,等市场可以发挥作用的时候就要退出。这就是催化剂;对于产业集群来说,需要紧密配合政府的招商引资政策;对于区域经济来说,要紧密地结合国家示范工程。

标签:

责任编辑:bozhihua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