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史上的三次浪潮

2020-04-24 14:36 来源:网络
浏览量: 收藏:0 分享

  图灵奖得主Jim Gray从方法论的角度总结:人类科学发展有四个范式:

  1、实验科学,典型案例是钻木取火。似乎看不到多少数学的影子,但是其实现代复杂的科学实验也大量引入数理统计来进行实验设计和分析。

  2、理论科学:科学理论用数学模型、公式来表述推导分析,比如通信的基石Maxwell方程,香农信道模型等。这里数学理论格外重要。

  3、计算科学: 随着计算机出现的发展起来,比如用计算机模拟核爆,模拟飞机空气动力学,模拟光波导等。这里计算机算法格外重要。

  4、数据科学:随着大数据的告诉增长和计算能力的提升,计算机可以从复杂数据中发现知识,得到新理论。计算机也许可以成为未来的爱因斯坦。这就是智能社会的到来,需要新的数学理论和算法。

  而人工智能就是人类科学发展历史上的第四范式。人类社会的进步主要由通用能力所驱动,AI是历史上人类发明的最通用最强的能力,将产生大量的人工智能赋能的新工业基础设施以及大量的部署。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逻辑推理"

  1956年,在达特茅斯的人工智能研讨会上,约翰·麦卡锡正式提出“人工智能”这个概念,被公认是现代人工智能学科的起始。麦卡锡与麻省理工学院的马文·明斯基(Marvin Minsky)被誉为“人工智能之父”。

  在计算机被发明的早期,许多计算机科学家们就认真地思考和讨论这个人类发明出来的机器,和人类有什么根本区别。图灵机和图灵测试,就是这个思考的一个最典型结果。最初的那批思考人工智能的专家,从思想和理论上走得非常前沿,内行的专家很早就看到了计算机的潜力。我们现在所问的这些问题,他们其实都问过了。比如,什么叫“推理”(reasoning), 机器如何推理;什么叫“懂得”(understanding),机器如何懂得;什么叫知识(knowledge),机器如何获取和表达知识;什么时候,我们无法分辨出机器和人。这个阶段产生了许多基础理论,不仅是人工智能的基础理论,也是计算机专业的基石。

  从技术上来说,第一次人工智能的大发展,主要是基于逻辑的。1958年麦卡锡提出了逻辑语言LISP。从20世纪50年代到20世纪80年代,研究者们证明了计算机可以玩游戏,可以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自然语言理解。 在实验室里,机器人可以进行逻辑判断、搭积木;机器老鼠可以针对不同的路径和障碍做出决定;小车可以在有限的环境下自己驾驶。研究者们发明了神经网络,可以做简单的语言理解和物体识别。

  然而,在人工智能的前二三十年里,它虽然是一个硕果累累的科研领域,人们实际生活中的用处却几乎没有。20世纪80年代初,人工智能因为缺乏应用而进入“冬季”。

  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知识工程"

  人工智能科学家们决定另辟蹊径,从解决大的普适智能问题,转向解决某些领域的单一问题。“专家系统”这个概念被提了出来,它让这些研究成果找到了第一个可能的商业出路。

  计算机技术经过了30年左右的发展,数据存储和应用有了一定的基础。研究者们看到人工智能和数据结合的可能性,而结合得最好的应用就是“专家系统”。如果我们能把某一个行业的数据,比如说关于心脏病的所有数据,都告诉一个机器,再给它一些逻辑,那这个机器岂不是就成了“心脏病专家”,如果我们要看病,是否就可以问它?

  看病、预报天气等各行各业的专家系统,听起来非常有希望、有意义,也确实有实际的应用场景,所以当时学术界对人工智能又掀起了一阵热潮。然而,有意思的是,当我们想要用这些专家系统来做一些聪明的诊断的时候,我们发现遇到的问题并不是如何诊断,而是大部分的数据在当时还不是数字化的。病人的诊断历史还停留在看不懂的医生手写处方上。有些信息就算是已经开始数字化,也都是在一些表格里面,或者是在一些不互相连接的机器里面,拿不到,用不了。于是,这一批想去做自动诊断的人,反而去做了一些基础的工作。这个基础的工作用一句话说,就是把世界上所有的信息数字化。在一批人致力于把世界上每一本书、每一张图、每一个处方都变成电子版的时候,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又把这些信息相互联接了起来,成了真正的大数据。

  同时,摩尔定律(Moore’s law)预测的计算性能增加一直在起作用。随着计算能力的指数增长,那些只能在实验室里或有限场景下实现的应用,离现实生活越来越近了。1997年,“深蓝”打败当时的世界象棋冠军Garry Kasparov,和2017年AlphaGo围棋打败李世石一样,被公认是一个里程碑 。其实,随着计算能力的提高,在这些单一的、有确定目标的事情上机器打败人,都只是个时间问题。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机器学习"

  第三次的人工智能浪潮就是基于另外两个技术领域的大发展,一个是巨大的计算能力,一个是海量的数据。巨大的计算能力来自于硬件、分布式系统、云计算技术的发展。专门为神经网络制作的硬件系统(neural-network-based computing)又一次推动了人工智能软硬件结合的大进步。海量的数据来源于前几十年的数据积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比如,2001年上市的GPS系统,带来前所未有的大量出行数据;智能手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人们生活习性的数据,等等。计算能力和数据的结合,促进、催化了机器学习算法的飞跃成长。

  这次的人工智能浪潮起始于近10年。技术的飞跃发展,带来了应用前所未有的可能性。最近这次人工智能浪潮和前两次最基本的不同是它的普遍应用和对普通人生活的影响。也就是说,人工智能离开了学术实验室,真正走进大众的视野。

  AI驱动商业创新,必须依赖于具体的应用场景,才能更大程度地提升效率,在AI系统中,通过数据获取知识,数据不是无中生有,它永远产生于对环境的观察,必须有传感器,再从数据中抽取知识,通过软件+硬件+算法来应用知识,进而达到该场景下的商业目的,创造社会价值,形成价值闭环,以上模式是任何AI创造价值必须遵守的规则。

标签:

责任编辑:bozhihua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