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余龙:破解数字经济密码,重构数字城市体系

2021-12-29 15:54 来源:数邦客
浏览量: 收藏:0 分享

  12月23日,由江汉区科学技术和经济信息化局指导,主办单位舟山国脉集团有限公司、武汉力龙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协办单位中国智慧城市论坛 、江汉区高新技术协会、天九共享集团联合举办的“2021智慧中国年会智慧城市与数字经济专场论坛”在武汉隆重召开,以“智慧城市与数字经济:关键时刻的战略抉择”为主题,聚焦智慧城市、数字经济、城市超级App等内容,线下共有来自智慧城市运营、融媒体、城市平台服务、城市App运营商、城市App服务商、节能科技领军企业等近200人参会,线上在全国各地共有数万人观看。

  本文系吴余龙先生于12月23日上午在“2021智慧中国年会智慧城市与数字经济专场”主题论坛上的演讲,内容通过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本人审核。

  image.png

  「吴余龙 力龙信息董事长、北大时空大数据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

  一、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

  国家“十四五”规划第五篇第十五章“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指出:充分发挥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壮大经济发展新引擎。实施“上云用数赋智”行动,推动数据赋能全产业链协同转型。通过政府、学者、企业三个维度去看待数字经济。

  (一)数字经济的核心生产要素

  2020年中国提出正式把“数据”与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传统要素并列为五大生产要素,强调要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数据作为生产要素,是数字经济时代最根本的命题,其复杂性远远超过工业革命时代的石油、煤矿,甚至资本,数据经济的本质即数字资产交易,要交易就需要有大量数据集合的场景,场景的诞生,则需要实现万物互联。

  (二)数字经济运行的载体

  数字城市就是数字经济发展的一个核心载体。没有数字城市,数字经济就是空中楼阁,数字经济是最顶层的维度,数字经济不只是经济,也包括智慧城市、数字政府、数字乡村等公共服务领域。

  二、数字政府、社会、城市的关系

  1、数字城市里面的主导者是政府,数字政府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推动了数字经济的蓬勃兴起和网络社会的崛起,给经济、社会和政治发展带来了深刻变革,显著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建设数字政府是基于信息时代背景下的政府变革回应,加强数字政府建设、完善数字政府治理体系已成为政府改革的主旋律之一。

  2、数字社会是人类社会的映射,有数字化、网络化、大众化的特点。

  3、数字城市是从工业化时代向信息化时代转换的基本标志之一。它一般指在城市"自然、社会、经济"系统的范畴中,能够有效获取、分类存储、自动处理和智能识别海量数据的、具有高分辨率和高度智能化的、既能虚拟现实又可直接参与城市管理和服务的一项综合工程。

  在整个世界体系建设里,数字经济、数字社会和数字政府相辅相成,互相依托,形成数字化城市。

  三、数字城市互联网发展逻辑

  第一台计算机开始到互联网的TCPIP协议的发明,以及万维网的推动,信息冲浪完全改变了物理空间人跟人的连接。现在的微信、微博、短视频,都基于人与人的连接,这就是传统的社交互联网。社交互联网背后的经济行为就是互联网消费。互联网消费改变了消费习惯,改变了交易和流通的习惯,但是并没有带来生产力的变化。改变生产力的是产业互联网。现在中国主推的工业互联网还处于一个起步的阶段,产业互联网实际操作主体是工业互联网,工业互联网的背后是人与人的连接、产业与产业的连接以及交易的链接,未来一定是物联网的时代——IOT的时代。

  (一)万物互联的含义

  万物的标识首先是码,第二是源,第三是互操作。万物互联的前提是解决数字化的基本理念。基于时空认知,研究出一套编码体系。这将是万物互联的唯一的标志。

  (二)GUC体系

  码:编制城市及各行业以时空数据编码为核心的标准化数据规范体系;根:建立数据标识注册及解析体系,架构二、三维标识服务网络;源:将城市层数据管理转变为以北斗时空编码为索引,以空间块数据为单位的集装箱式管理;图:建立城市或区域承载数据的网格数据白模地图,与GIS各类地图可视化地图结合提供服务网:通过统一的时空索引编码,打通城市及行业应用数据壁垒,多应用服务一体化;链:通过标识链带动城市数据资产产业链,盘活数据资产交易市场,拉动城市数字经济指数提升。

  四、三项核心技术

  (一)北斗万物签原理和价值

  “万物签”是基于数字新IT时代,为实现全球万物互联无缝对接各异构系统数据,进行数据融合时推出的一种以GUC技术体系为核心,结合中国物品编码中GS1系统、汉信码技术及区块链等技术打造的万物标识工具。通过它及其行业扩展应用服务可以对全球万物,如建筑、设施、事件、人员、商品等赋予全球统一的时空标识,即为目标赋予了唯一身份信息,又形成了统一标准的城市大数据底座。在孪生城市、智慧城市各行业建设等工作中,需要对城市各类静态、动态的建筑、设施设备、人员数据进行综合管理及分析,但目前的经纬度地图的方式很难对数据进行整合。利用北斗网格作为空间单元进行标识,可以方便地对各类城市数据进行统一索引,所以基于网格进行标识的万物签系统,有效解决了目前的技术难题。针对各类带有地理位置或空间范围数据和信息,赋予统一的字符串和二进制编码标识(GUC编码),使数据可以通过域名查找和定位,具有空间范围明确、全球空间全覆盖、开放标准化、不依赖于具体地图数据结构、多尺度层次隐含、有序编码、可高效索引等目前其他技术无法实现的优势。简单说就是把网格作为一个个按照位置排列的集装箱,把各类城市信息进行标识后按照位置放进去,按照“箱号”标签编码进行展示、分析和服务。

  (二)时空链(白模计算)

  白模计算是状态化的计算,它并不寻求对象之间的相互计算,而是通过对象自身在环境中的表现,通过数据查询的方式直接形成整体结果。用户可以通过查询每个状态的结果,反过来确定是由哪些对象形成的,由此其形成机理可以认为是先看到结果,后了解原因。

  (三)孪生城市操作系统

  基于GUC体系(码、根、源、图、网、链)架构,依托北斗网格码国家标准,在北斗万物签系统及白模计算技术支撑下,通过视频等实景数据智能识别,为城市数字孪生应用政府部门及相关企业完成对象低成本自动标识、高效白模建模、智能化分析计算、自生长知识图谱、便捷的界面自定义等功能,快速实现实景孪生城市系统搭建,打造数据定义软件、图数一体的实景孪生数字基础平台。

  五、十个应用场景

  未来的产业互联网一定是多个跟踪型,每个城市基于时间和空间要构架一个全新的城市和中心,这是改变城市数字化的基础。第一是城市码;第二城市万物签,给城市所有的物理唯一标识;第三个场景是孪生地图,希望把未来城市的地图变成一个孪生的地图;第四个是数字身份;第五是政务机器人,数字城市要首先智能化的是市政府;第六是城市新型网格化,传统的网格化的三个过程:最早的万米网格到社区的工作网格然后是数字网。数据网能够实现城市的精细化数据管理和决策;第七是城市综合体检,通过对多源数据分析,构建孪生城市网格诊断指标体系,对城市应急、停车、交通、环境等问题建立对应数据指标,追根溯源、分级汇总,确定预警级别,并形成智能化方案组合及输出决策报告,辅助政府决策实施;第八是城市综合运维,将GIS、BIM及各类数据库综合集成,形成综合管理服务系统,构建GIS、BIM和实际物理空间的映射关系,并基于城市大数据编码进行BIM数据的统一化组织管理,有效实现“数据无缝共享、管理精细透明、资源全维可视、全域全球管控”,提升设施建设、维护管理水平;第九是城市超级App,把所有的信息都连接起来;第十是数字资产交易。

  六、三大行动计划

  (一)智慧中国行

  未来将会在中国各个地区推行政务机器人概念,打造政务机器人全国运营中心;

  (二)孪生中国网

  互联网的发展、产业互联网的发展、数字城市的发展,必然经历互联网自由发展的过程,这个发展过程就是要打造孪生中国网。通过搭建孪生城市的编码标准,搭建城市、河流、山川、数字乡村的数据地图,低成本地服务数字中国建设。

  (三)招商中国站

  各个地方,各个园区都在开展招生计划,探索如何实现产业数字经济状态的流动,怎样跨区域发展产业体系和资源。通过招商中国的模式实现产业地图、产业大数据、产业招商和产业服务。


标签:

责任编辑:liudan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