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将与司改深度融合

2017-07-12 09:07 来源:南方都市报
浏览量: 收藏:0 分享

导读

  全国司法体制改革推进会7月10日在贵州召开。值得关注的是,就在会前,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专门就司法体制改革作出重要指示,赞这几年司改“敢于啃硬骨头、涉险滩、闯难关”,“做成了想了很多年、讲了很多年但没有做成的改革”,并为司改“下一站”圈出重点。

  改革力度难度

  超出以往任何一次司改

  司法体制改革从中央层面部署、到试点启动至今,已经在全国范围内推开。南都记者了解到,到目前,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确定的129项司法体制改革任务中,118项已出台改革意见,还有11项正深入研究制定改革方案。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顾永忠告诉记者,在习近平总书记对司法改革375字的重要指示当中,让他感受最为深刻的是“敢于啃硬骨头、涉险滩、闯难关,做成了想了很多年、讲了很多年但没有做成的改革”这句话,“非常形象、生动也深刻”。总书记的批示一开始就明确指出司法改革在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中的地位,同时对十八大以来的这次司法改革予以充分肯定。

  “这次改革超过了以往任何一次司法改革的力度、难度和规模。”顾永忠提到,以往几次司法改革主要在工作机制层面,这次涉及利益格局的调整、司法资源的配置,是真正意义上的司法体制改革,也“真的是很难”,改革四年来不仅形成了基本框架,也产生了效果。

  将深入推进以审判为中心

  刑事诉讼制度改革

  外界将今年称作是司改的“决战之年”。南都记者了解到,“决战”并不意味着司改将在今年完成。顾永忠告诉南都记者,值得关注的是,习近平总书记专门用了两个“坚定不移”为改革的下一步指明方向、圈出重点。

  “接下来要统筹推进公安改革、国家安全机关改革、司法行政改革;这意味着此前主要着力在法院检察院系统的改革,将会在更多政法部门统筹推进。”顾永忠认为,目前不少人对改革的下一步还持有观望态度,其实指示中已经亮明答案:将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深入。据了解,接下来司法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包括为改革做好综合配套、提升整体效能;同时,深入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

  “过去一段时间,让民众对司法公正抱有怀疑的主要就是刑事诉讼。”顾永忠认为,司法体制改革的目的在于提高司法公信力,做实“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将真正实现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据了解,强调刑事诉讼“以审判为中心”,必将涉及公检法三机关司法职权的配置、对证据标准的统一认识和严格要求等,这一改革将从源头和根本上避免冤假错案的发生,确保司法公正。

  用大数据人工智能

  为司法办案提高质效

  南都记者关注到,习近平总书记在指示中还特别提到把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和现代科技应用结合起来。

  这一提法,让华东政法大学校长叶青印象深刻。在近两年司法体制改革中,贵州、上海、广东等地开始尝试建立智能司法辅助系统协助法官,用好“大数据”,帮助检察官办案,防止“类案不同判”等问题。

  叶青指出,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的发展,不断突破人的体力、智力极限,为司法效率的进一步提高创造了条件,也为解决司法改革中“放权而不放任”、保证办案质量、对审判权检察权运行的监管等重要问题提供了科学手段。

  “用好先进的语音识别、大数据等技术,办案可以可视化、留痕,把法官和检察官从重复性工作中解放出来,投身重大疑难复杂案件,缓减案多人少矛盾的同时,办出更多精品案件。”在叶青看来,改革中,科学技术既是支撑也是保障。接下来,政法系统的司法理念、办案方式也需要与现代科技、体制机制创新相结合,否则将难以做到与时俱进,容易“又走回到老路上去”。

标签:

责任编辑:admin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