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新基建做强数字经济的未来

2020-07-14 11:31 来源:佛山日报
浏览量: 收藏:0 分享

  李丹儿:金融从业39年,曾担任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广东省分局副局长、广东金融学会副会长、广东省本科高校金融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 多所大学客座教授; 华南理工大学金融工程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美国斯坦福大学高级研究学者。对宏观金融、货币政策、金融监管、金融科技、产业链金融等领域深度研究,曾主持全国金融重点课题并获多项科研成果奖。

  2007年,广东金融高新区挂牌成立。截至2020年6月末,广东金融高新区核心区共引进项目864个,累计投资规模超1329亿元,涉及银行、保险、证券、服务外包、私募创投、融资租赁、金融科技等金融业态,成为国内规模最大、功能最为完整的金融后台产业园区,在全国金融产业版图中独树一帜。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原副行长、高级经济师李丹儿接受佛山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建设之初的广东金融高新区以科学的定位实现了快速发展,在国内金融后台服务台领域的发展遥遥领先。在粤港澳大湾区、“双区”建设等一系列重大历史机遇下,广东金融高新区还应借助新基建做大做强,从数字化的角度持续深化金融后台基地和产业金融中心的内涵,为未来承接更多的全球资源注入创造条件并夯实基础。

  蓝图成现实广东金融高新区发展全面领跑

  记者:2007年,您是广东金融高新区挂牌的见证者。13年来也非常关注广东金融高新区的发展。你认为这个区域具有怎样的特点?

  李丹儿:2007年,我作为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的代表出席广东金融高新区的揭牌仪式。当时的广东金融高新区“只见湖,没有(高)楼”。但今非昔比,成立仪式上描绘的广东金融高新区发展蓝图都已成为现实,而且超出了当年谋划,变化巨大。

  最令人感受深刻的是,广东金融高新区的战略定位和发展思路得以实现,并且“一以贯之”。

  成立之初,广东金融高新区提出建设“金融后台基地”和“产业金融中心”,并提出了金融、科技、产业融合发展的理念。而三者融合的实质,就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最基本的体现,也非常切合广东制造业大省和建设金融强省的实际。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后,我国提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可以说,广东金融高新区跑在了时代的前列。

  金融、科技、产业融合发展有多重涵义,主要体现在:一是金融发展要与产业发展相结合,才能体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社会价值; 二是金融对产业的支持要延伸到科创、研发的阶段,才能从源头上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三是金融要用科技来武装自己,不断增加科技含量,才能更好地服务科创和产业。这也是我认为广东金融高新区在发展中逐步形成的自身特点和优势。

  发展速度迅猛产业类型丰富项目迈向高端化

  记者:您认为可以将广东金融高新区的发展历程划分为几个阶段?

  李丹儿:如果对广东金融高新区的13年作个粗略划分,可以发现,从2007年7月成立起到2010年,是企业引进和集聚的起步阶段,也是园区发展的摸索阶段,即“摸着石头过河”。从2011年起至今,可以视为快速发展阶段,因为这10年间引进的产业形态、类型、质量等方面,大体量、高质量,金融机构和项目向高端化发展,项目科技含量有所提升。

  服务实体经济向先进看齐强化产业配套服务

  记者:聚焦金融行业、聚焦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已经是国内许多城市的共识。您认为,国内哪些区域值得广东金融高新区学习?

  李丹儿:我曾经查阅过很多资料,尽管未能得到官方确认,但广东金融高新区确实是我能查到的、全球唯一的命名“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的区域,这就是它的品牌优势。

  当然,要跟全球金融中心纽约邻近的新泽西、伦敦邻近的都柏林等地的金融后台服务相比,广东金融高新区还有一段距离。但唯有广东金融高新区称得上是少有的、非常专注于金融后台服务的一个区域,金融、科技、产业深度融合是它的显著特点,这也为园区未来持续深化金融后台中心产业建设、现代产业金融体系建设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从我近年来到过的美国新泽西、爱尔兰都柏林、上海张江和江苏昆山等几个城市(区域)看,目前可对标的是上海张江高新技术开发区和江苏省昆山市花桥经济开发区等园区,后者在产业配套服务方面做得比较好。

  江苏省昆山市花桥经济开发区是上海金融中心的后台服务基地,背靠上海,展现了强有力的发展后劲。承接了上海的金融后台服务转移之后,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收入相对较低的金融后台客服人员,花桥在园区内建设了大量廉租人才公寓。这可以为广东金融高新区提供一个思考,即如何从整个产业链的角度进一步做好园区的各项配套服务。

  抢抓“双区”机遇借力新基建完善数字化基础设施

  记者:2018年,广东金融高新区提出,未来十年将继续坚持“国际化金融后台基地”和“现代产业金融中心”的双定位,打造成为金融服务新高地、产业融合新枢纽。您认为,接下来广东金融高新区将如何抢抓“双区”建设机遇,谋划新的发展呢?

  李丹儿:在跨过10年关口之时,广东金融高新区制定了未来十年规划,明确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这也是我们国家未来发展的方向。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推进“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建设,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大数据中心和国际化创新平台。而佛山通过广佛同城作用于这条科创走廊,就更应从金融、科技、产业的融合方面去深化区域发展的内涵,规划未来。我认为,这仍应该是广东金融高新区未来发展的一条主线。

  在具体实施方面,未来是数字经济的时代,广东金融高新区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借助新基建来实现。通过新基建,率先在广东金融高新区建设、完善数字化的基础设施。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对金融行业的影响也同样巨大。未来在家办公或将成为常态,金融机构的数字化转型与非接触式金融服务也将快速发展,而数字化金融创新需要依托更加强大的数字化技术,从现在的手机支付到未来可能无(网络)信号支付,远程金融服务在充满想象空间的同时,也体现了金融基建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直以来银行大楼都建得很漂亮,因为那是实力的表现。但以后人们了解金融机构的实力,可能会看金融基建稳不稳固。要保障人们的资金不因突如其来的灾难受到影响,只有稳固的金融基建才能提供稳定的金融服务。

  营造优质环境培育新业态为未来发展增后劲

  记者:在迎接新的机遇到来前,广东金融高新区还应该做好哪些准备?

  李丹儿:金融、科技、产业融合发展的表现形式就是产业链金融,包括科创产业链金融、跨境产业链金融……未来广东金融高新区将还会有更多的发展空间。而园区政策的补漏拾遗和优化、营商环境的提升、金融法治水平的提升等,是全面提升广东金融高新区竞争力的基础。

  就当前而言,金融行业发展迅速,行业细分越发明显。有迹象显示,金融后台、数据中心将有可能成为专业化的独立运营企业。这些入驻在此的金融后台中心,将成为南海经济、税收增长的重要力量。要通过营造优质的环境,“近水楼台先得月”,把这些产业留下来,并且吸引、带动更多优质的企业。

标签:

责任编辑:bozhihua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