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中国大数据产业进程100人》徐斌:CIO如何用大数据助企业转型升级提升竞争力13期

2016-03-31 14:03 来源:首席数据官联盟
浏览量: 收藏:0 分享

前言:

大数据是一个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性产业,大数据技术为社会经济活动提供决策依据,提高各个领域的运行效率,提升整个社会经济的集约化程度,对于我国经济发展转型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2016年,由中国首席数据官联盟与网加时代网发起并承办,北京大学信息化与信息管理研究中心、中国新一代IT产业推进联盟、数邦客协办的“影响中国大数据产业进程100人”大型人物专访活动全面启动,被采访对象分别来自政府、产、学、研、企各个领域,他们将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向大家阐述当前大数据产业热点、难点、疑点问题,为中国大数据产业健康、持续发展探索经验、保驾护航,敬请关注!

第十三期专访人物:中国首席数据官联盟专家组成员,壳牌中国CIO  徐斌

徐斌,中国首席数据官联盟专家组成员,壳牌中国CIO,《大数据管理-企业转型升级与竞争力重塑之道》作者。

本期特邀嘉宾中国首席数据官联盟发起人鲁四海,就CIO如何应用大数据如何帮助企业实现转型升级竞争力提升向徐斌先生发起提问。

鲁四海:您的书叫《大数据管理-企业转型升级与竞争力重塑之道》,那我先请问一下,在转型过程中大数据可以在哪些方面起到关键的作用?

徐斌:在我们书里谈到大数据对企业六个方面的作用。比如说对决策的支持,不是说换一个大数据系统之后你决策就变成理性了,而是说通过一个大数据的引入、通过对数据的使用,使你在决策的时候有更多的理性的依据,帮你更好地做正确的投资决策,或者其他的人事决策。所以这个并不是在公司进行整个大的体系上的变革,它其实是一个优化的过程。

第二个作用,就是对运营的优化。比如当企业的成本很高时如何降低呢?通过数据找到哪个环节成本最高,哪个环节没有效率。那通过这个方式找到这个点之后,进行适当的调整,从而实现一个运营优化的过程。

第三个作用,通过数据的使用可以找到更多的客户,特别是企业潜在的客户。这就多了一种方法,或提供了一种简易、可使用的方法,让企业在海量市场上找到想找的人。这是一种给公司开源带来效益的增长点,不是一个大的颠覆性的改变。

我们在大数据的使用里面还有一些比如说信息安全的管理、业务的创新和商业模式的变革。这里面商业模式的变革这部分对企业冲击比较大。为什么呢?因为通过数据的使用,可能让你整个运营的模式发生重大的变化。但是这个反过来说也不单纯是因为技术导致的,而是因为企业的运营需要去做一些调整,需要寻找新的市场机会。这也通过这些大数据的使用,包括互联网+技术的使用,让你有一个工具和方法或者平台来帮助和实现转型。所以它是业务转型的一个推手,不是因为企业要用这个项目、用这个系统而导致必须转型,这个方向或者逻辑关系不一样。所以我觉得从大数据使用上来说,特别对我们中国的企业来说,首先不要认为大数据是万能的;第二不要认为只要使用了大数据,所有的企业问题都能解决;第三个就是大数据的使用可以循序渐进,不像ERP一上我就要把以前所有的东西重新重整,做大的企业变革。

鲁四海:大数据对企业转型如此得要,那么作为IT人员,应该如何说服企业高层投资大数据?

徐斌:因为对企业管理层来说,包括我们的IT以后慢慢成为一个业务中心或者盈利中心,其实它本质上就是一个商业, CIO 是企业家、一个商人。商人讲什么?商人讲回报我怎么能够投入少,产出多,这是它的终极目标。所以大数据也是一样,如果我们说大数据外边很热门,所以我应该投钱,我相信我们的企业所有者,包括我们自己都不会干这个事。所以来说,在大数据上投入钱,能挣回更多的钱,这才是我们可以干的,至于你的名字叫不叫大数据并不重要。所以我们认为从IT管理者来说,要去说服管理者,做大数据的投资,最主要是说我们投入和产出是什么,参考我们刚才谈到大数据它对企业有多个方面的作用,就很简单。比如说我们有很多数据,我认为可以把这个数据转换成一种能帮我们做更好的决策的工具。为什么做更好的决策呢?比如说我们做了投资,如果我们把投资成功率提高,那就减少很多的成本,或者带来很多的效益。比如说通过这种方法能够节省五千万人民币,那投入五百万是很好的一个商业决定。所以用这个模式去做一些主要的业务案例Business case ,这个投资做起来之后带来业务价值是可行的,那他就很容易接受。所以说我们应该站在业务的角度、业务的视野去介绍我们这个IT投资的价值,从而获得决策者的认可和支持。

鲁四海:大数据背景下,您觉得在未来CIO角色会发生哪些变化?

徐斌:我自己做了个思考,因为CIO我定义大概有这么四个层面的定义,首先IT在企业中承担的作用或者定位,早期就是一个修电脑部门,搭建电脑、搭建办公室的自动化系统,修电脑的部门。这个时候IT应该叫业务的支持者,解决一个信息流的问题。

再往前发展企业规模的扩大,在市场上竞争力的提升,IT要承载一些业务需求,来帮助流程合理化。这个时候我们叫业务的价值的实现者。

但是到新的互联网时代, IT已经成为一种新的业务的建设者,就是说可以通过IT技术找到新的业务的发展机会,比如通过我们对客户的分析,可以找到一些新的业务增长点,这时候使得IT业务变成一个业务价值的推动者。

在互联网+时代往前发展,我们发现通过IT技术可以让我们整个公司的业务模式发生变化,可以产生一种新的业务模式。IT成为了业务模式的变革者。

CIO在IT定位的不同阶段,角色也在慢慢演进。在早期业务价值的实现和支持的时候,我们需要各种IT系统,能够去连接在一起,要形成很多信息通道,那我们CIO的I叫integration,首席集成官,主要解决一个孤岛问题。

然后到上ERP了,上供应链系统了,解决的是业务价值的实现作用的时候,叫CIO首席信息官。

再往前发展,企业发现可以做很多新的业务,用IT可以推动业务的发展,产生很多新的业务。这个叫首席创新官innovation,CIO不但承担这个IT的技术能力,还要承担这解决业务问题,能产生新的业务。那这时候IT已经成为一个利润中心,或者一个业务中心。

再往前发展,CIO成为商业模式的变革者。这时候定位叫首席连接官,叫interconnection。CIO,不但只是解决一个业务问题,解决一个新的场景,而是说要把内在的资源连接在一起,把外部各种资源整合进来,为公司所用。对外是各种市场上的解决方案,对内是我们的业务,通过我们结合在一起,这样整个公司就不单是利用公司内部的资源,而是利用整个市场资源,这个阶段就是首席连接官 inconnection。

所以我认为随着这个IT在公司中定位的发展,CIO的定位、定义也在发展。我相信未来越来越多公司的CIO,也成为首席创新官,最后理想状态成为首席连接官。

鲁四海:您在国内外大企业都工作过,在大数据应用方面,国内外IT部门的定位有什么不同?

徐斌:首先从大的角度来说,是信息化(IT)定位上的不同,美国公司或者说一些欧洲的公司都有很长的历史,在业务发展的过程中IT的发展也是一步一步发展过来的,所以他们IT都是比较重要的一个业务推动者,这是它对很多IT的定位,很多甚至会成为一个独立的业务部门,或者独立的一个职能部门,它的CIO也会在整个管理层里面做战略决策。所以这个时候IT整个定位和IT的作用,是一个战略层面的作用定位。大部分中国企业的IT定位目前还比较初级, IT通常属于一个成本中心,IT部门负责人是一个IT主管,基本上不参与公司决策,更多是有什么任务你去执行。IT定位上的不同,导致信息化使用不管是IT投资,IT规划,还是IT的信息应用效果来说,都会产生差异。新的技术应用其实有一个过程,往往一开始应用并不能马上起到效果,这时候如果不在战略的角度去考虑它,不能有足够的投入和耐心,最终往往是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中国公司对IT的定位较低, 更侧重的是怎么样降低成本,每一个投资都需要迅速看到实实在在的一些变化,这就造成很多有创意和创新的东西很难去实现。大数据本身就是这么一个状态,它是一个相对创新的应用方式,如果没有足够好的耐心土壤,不太容易去成功,它需要一段时间的试错和培育,这个就是在对于中外企业来说有一定的差异的地方。

第二个方面,因为大数据是从国外真正应用和发展起来的,我们说大数据元年,美国是2012年,中国是2013年,说明欧美发展的还是更早些。比如政府数据的开放,英国做得最好,政务数据开放得很好。美国有很多数据公开的案例,美国有很多的创业公司对数据的使用确实有很多领先的经验和创新的见解,包括整个大数据框架体系,平台生态和行业应用。所以从技术能力和实践的历史来说,肯定是美国等欧美公司走在前面的,中国公司现在处在一个学习的过程,包括整个中国数据开放的程度,对数据治理的能力,也包括信息安全保护和个人隐私保护的法律法规,都不是很成熟。所以这点导致我们很多时候使用大数据时,会碰到困难。同时大数据人才的建设也是一个非常大的瓶颈,因为中国毕竟也是刚刚学习的阶段,之前对整个数据的使用也不是很充分,所以人才建设这方面相对来说确实比较落后,这也是我们很多企业应用大数据感到很困难的地方。

还有一方面我觉得比较重要,就是数据文化。因为欧美文化讲究的是一种客观性、讲究证据,所以整个决策体系相对比较理性。那这个时候数据的使用和它整个文化都是契合的。在中国决策文化中,我们做决定,都是相对比较模糊的状态,往往综合起来评估,很多时候是没有量化的。这种决策文化也会导致数据使用有一定的困难。所以目前的中国企业里面,使用大数据技术时特别需要考虑怎么建立数据文化。如果公司层面的决策,我们日常的决策都要基于一个客观的、正确的数据来说话,这就会推进我们数据的正确收集和录入、数据质量的管理、数据的投资、数据价值的实现这几个方面得以推进,真正让这些数据产生业务效果。否则的话即使我们说大数据技术很好,但是如果说你根本不用数据来说话,那是没有效果的。所以从这几个方面看,中外的企业在大数据的使用上还有一定的差距。那反过来说,对中国企业来说也是有好处的,为什么呢?首先后发优势,国外的公司做了很多案例,我们可以学习,我们不需要一切从零开始探索。第二,我们的用户最多,消费物料最多,中国是制造业大国,所以消费互联网,产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数据很多。可以说我们的数据是很多的,甚至可能是最多的,这个是天然的条件来支持我们把大数据用好,可以产生大的价值。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挑战,反过来也是一个机遇。

鲁四海:企业通过大数据实现转型升级,您有哪些具体的建议给到企业和企业的CIO?

徐斌:两个方面,一个方面走出去,就多看到别人怎么做的,因为像我们去年年底做的论坛也是,邀请了很多企业的CIO来分享。为什么我会这么做?我这么做给企业带来什么好处?以及我怎么做成的?我觉得这都是很好的案例,听听别人怎么做的,这个就会让自己有更多的理解,通过分析他们碰到的困难,结合自己的企业实际,就可以知道怎么做更合理、更有效。反过来,通过他们的一些分享,你会找到一些好的解决方案,来帮助到自己。所以我认为,首先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看看其他人怎么做的,它会让自己得到更多的知识。

另外在企业内部要挖掘人的潜力,大数据本身不要纠缠于这个用什么样的技术,而要关注能够产生的商业价值。我并不认为说四个V、五个V是大数据的标准。我们没有必要说一定是什么多维数据,或者超过多少平米的数据,我认为这种不是核心。即使外面有海量数据、物联网数据每天产生那么多,用不起来也没有用,从外面拿了很多数据进来,不能整合,也不能用。所以我认为,企业内部还是要脚踏实地的,把现有的数据用好,用好之后让管理层、让企业看到数据带来的价值,这个时候可以慢慢把一些新的技术引入进来,把它延展使用。第二个,可以利用一些免费平台,甚至说可以找一些有兴趣公司来合作的,做一些我们概念验证,就是拿一部分数据出来做分析,包括可以结合外部数据来做分析,形成一两个针对现有的业务痛点的解决方案,然后实验这个解决方案能不能有效。如果有效了,通过这个成功的案例来告诉管理层,我们应该做什么。所以我认为这个东西要循序渐进客观地做,不要去跟风,这个是比较重要。所以说走出去看别人怎么做的,然后要自己在内部做深入的挖掘。

整体来说,我觉得脚踏实地,小步快走,慢慢做出一些成功案例,积少成多,自然会有很大的突破。

中国首席数据官联盟/中国CDO精英俱乐部是国内首个以CDO为核心的技术型非盈利性联盟组织,遵循自愿、平等、合作的原则。其发起人为刘冬冬、鲁四海、葛涵涛。我们希望成为中国大数据产业创新与发展推动者,为实现中国大数据产业全球领先而努力。我们将一如继往的打造跨行业、跨领域的商业精英交流平台,提升CDO在企业中的地位,提升企业的数据化水平,将数据变为未来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并最终推动中国大数据产业整体发展水平。


标签:

责任编辑:管理员

相关人物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