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少华:从哲学角度看智能制造

2019-10-29 11:57 来源:三之一智联
浏览量: 收藏:0 分享

  2016年的“云栖大会”上,马云老师提出了“五新”(新零售、新制造、新金融、新技术、新能源);2019年的“云栖大会”上,张勇先生更是提出了“百新”;宗庆后先生在接受央视《对话》栏目的采访时,则说马云们的这新那新是胡说八道。马云、张勇、宗庆后都是商业成功人士的代表,他们说的话虽然是相互矛盾,但应该都有他们的道理,可能是出发点不一样。

  从哲学的角度看事物,可以把事物分为这样几个层面:现象、实践、方法、原则和价值。

  现象是人们眼中所见和耳中所听,现象的背后是实践(谁在什么时候哪个地方做了什么事情),实践的背后是方法和原则(怎么做),最深层的则是价值(为什么做)。就如同小说《孺子帝》中所提到的潜规则:不要自私到以为别人不自私。任何事物发生和发展的背后都是价值(欲望或利益)驱动。回头再看上述三位成功人士所说的话,从价值驱动的角度,或者商业本质来说,没有所谓的“五新”或“百新”,商业的本质就是赚钱,与传统企业直接为用户提供产品或服务来盈利所不同的是,互联网公司是通过销售用户的个人隐私来赚钱。搜索也好,电商也好,推荐也好,所谓的大数据营销其实就是对用户个人隐私信息或关注度的商业化利用。世上根本没有免费的午餐,用户在获得所谓的免费网络服务的同时,其实是以个人隐私或关注度做交换。当然,网络服务的提供形式、个人隐私信息的使用方式等的实践和方法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因而就有“五新”或“百新”,甚至是“万新”。

  智能制造也是如此。从制造的本质内涵来看,智能制造与一百年前、三十年前、十年前的制造管理方式没有什么本质性不同,所不同的只是现象、实践或方法。

  制造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制造指的是资源转化为产品的过程,广义的制造则还包含市场和研发等内容,即把市场需求转化并开发成产品(包括有形的产品和无形的服务)的过程。从需求到产品,从产品到资源,是转译和解构的过程;而资源转化为产品,产品交付给客户,则是建构和转换的过程。企业的产品质量和经营效益取决于过经营过程,而完成经营过程的是企业的能力。因而,从哲学的角度看,需求、产品、资源和能力是制造的基本要素。无论是哪个时代哪个企业的哪种制造,都离不开这些基本要素,而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营造,也可以从这几个基本要素去着手,比如市场需求驱动的制造(C2M),产品创新驱动的制造(PLM),资源获取驱动的制造能力(ERP/SCM),能力构建驱动的制造(富士康?台积电?),等等。无论是哪一种驱动,都要解决好匹配的问题,也就是“恰好(Just)”,这可以用5W(What、When、Where、Who和Why)来描述。比如,产品要恰好体现了客户需求,资源和能力要恰好匹配订单需求,等等。从“恰好(Just)”的角度看,所谓的智能制造,与精益制造、全面质量管理、6Sigma等管理体系说的是同一回事。

  如果再往现象层上溯,制造能力又由PPT(人员People、流程Processes和工具Tools)等要素有机组成,这里的“有机”指的是信息驱动(Data-driven),而信息驱动的有效性指的是数据在PDCA(Plan-Do-Check-Analyze)管理循环中的有效利用。所获得的业务数据越准确、越及时、越完整,数据的处理(计算)能力越强,人员、流程和工具就能够实现更高效的协作,企业的制造能力也就越强,产品对需求的匹配也就越精确,资源转化为产品的转化效率也越高。

      制造的本质是需求、产品和资源之间的转化(转译、转型或转移)和精确匹配的过程,这些过程的质量决定了产品的质量,又取决于企业的能力。企业能力的承载是基于数据驱动的人员、流程和工具的高效协同,延展开就是基于数据的PDCA循环和持续改进,而这又与企业中数据的采集和加工的技术或方式有关。如果用制造的哲学金字塔来分析智能制造,与其他方式的制造相比,在制造的价值、原则和方法等层面,没有本质性不同,不同的是数据的采集和加工技术或方式。

  智能制造,制造是主语和目的,智能是修饰和方式;只有对制造的目的和本质有了系统的认识,就不会被所谓的“智能”所迷惑,也就不应该把智能制造简单地理解为少人化或自动化制造。换句话说,也不是说采用了自动化或ERP、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数字化)技术就一定能实现智能制造。

标签:

责任编辑:bozhihua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