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区块链引领供应链金融创新风潮

2018-11-16 08:57 来源:万联网
浏览量: 收藏:0 分享

  2018年10月30日,2018中国化工产业供应链金融创新高峰论坛在古都南京隆重举行。image.png

  互联网环境下产业供应链如何整合升级?金融科技如何激活产业生态与金融生态?如何利用科技实现新的业务确权、保证业务背景的真实性以及数据的有效性,来为金融创新开辟更宽的空间?

  感融科技董事长宋屹东分享了他利用物联网+区块链重塑产业供应链金融的实践。宋屹东讲道,感融科技是一家有着几十年在企业信息化的背景和企业物流供应链操作背景的金融科技公司,核心技术就是利用物联网+区块链,打造一个真实可信的业务流。

  宋屹东表示要把物联网应用到动态监管和智慧供应链解决方案当中,去打造一个全新的业务体系,重塑产业供应链金融。同时,他指出产业供应链金融应该要做到资金端和资产端精准动态连续匹配,构建资产包和资金包通过权属关系动态交易化环境。

  (以下为万联网整理的速记内容,有删改)

  宋屹东:所有新的业务模式的创新,都需要物理手段的支持,需要技术手段的支撑。那么,我们要怎么利用科技来实现我们新的业务确权、业务背景的真实性以及数据的有效性,来为我们的金融创新开辟更宽的空间和更宽的作业?这是我今天要表达的内容,也是我们公司服务的内容。

  我们做的是把物联网应用到动态监管和智慧供应先解决方案当中,来打造一个全新的业务体系。我今天要讲几点,一个是我们面对的是什么问题,第二个用什么方法来解决问题,第三是我们做了哪些事情,以及介绍一下我们是做什么的。

  首先从业务逻辑上来讲,大家应该能看到我们实际面临的现状:在供应链金融行业当中产品的供需错位,不管是银行产品,还是P2P的产品,都有产品的脱节和错位。

  在这个背景下,我们遇到最大的问题就是我们传统的IT手段趋于保守了。我们今天上午有一位嘉宾说,我们的供应链金融主要解决企业间的问题。但遗憾的是我们的国家市场经济发展到目前,我们在企业间缺乏一个有效的规则。在这种有效的法律环境和营商环境缺的情况下,我们做不到真正用供应链金融解决企业间的问题。

  于是,我们需要用更先进的IT技术,去思考如何把我们管理的对象、装备、器械和物品接入去建立一个自下而上的链条和一个真实性的逻辑。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技术创新,实现大家今天说的以物流为核心的“四流”合一,在这种前提下带来管理变革,实现对场景化的真实作业的管理,以及实现在风险的精细化和碎片化方面的风险重构,实现整个业务的优化和跟踪业务发展的动态化。

  在这个背景下,我们业务一个很核心的一点背景逻辑是什么呢?大家可以看到我们现在的线上,无论是从ERP,还是OMS、TMS、WMS、DMS、MIS,这些所有的东西都需要人来执行。但我们目前的营商环境和整个商业环境,和国外最大的差别就是在执行层面人的要求。从欧美发达国家跟我们的差别来说,唯一很重要的就是两件事情:第一个就是他的法律体系决定了在执行层面上违约成本很高,要求人整个细节的可操作性很强。第二个,人的技术和职业培训很高,保证了不同单位同一岗位的作业逻辑是一致的。

  但在我们国家,目前为止执行层面上法律环境比较欠缺,所以经常出现人的道德风险这方面的问题。第二个,人的作业水平和作业的一致性是由企业来决定的,不同企业的人可能就是不同的操作逻辑和操作方法,所以导致企业操作难有一致性。这种条件下难以建立统一的作业执行规则,所以我们需要用智能合约的方式来建立规则执行的内容,形成单证,一次性地做到了真实性和作业规则的一致性,以及保证单证的有效性。

  利用物联网这种方式也解决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在我们企业之间以及企业内部建立管理模式。今天上午也有人谈到企业内部的管理,包括管理方式,这是下一步要做到的。现在我们做到企业之间的管理问题,企业之间的企业瓶颈可以用过程管理。在过去二十年间我们知道企业间集成是非常难完成的,但是我们通过线下合作的方式,可以精确完成企业之间的关联,建立一个通过人物交互的方式,整个建立起一个“四流”合一的体系,是完全自下而上的企业互联,而不是自上而下的企业互联。

  要达到这个目的,在传统线下部分人的执行、操作,就可以分这么一个场景,就是人和物的碰撞,这个物这可以是实物,也可以是虚拟物。人和物,代表人是场景化的人,物是场景化的物,它们叠加起来就是一个完整的,跟线上部分数据对应的线下执行过程。

  其实大家知道线下的作业是非常复杂且多场景,上午很多嘉宾都提到一个很关键的词——“场景化”。场景化首先要分出场景来,但是有多少场景呢?经过科学分析,很简单,只有一个场景,就是从在途到在库的一个最小循环,不是仓储,也不是运输,是运输和仓储的最小一个循环。

  我们考察了很多现代物流、现代仓储企,欧美和我们国内最大的区别就是骨子里面就是一体的,没有单独的仓储或者运输。而我们国家运输和仓储公司是分开的,所以导致业务操作上是不同步的。

  物,我们用动产作为锚点来进行管理。物有成千上万种,到底怎么管?从管理的角度和信息的角度,我们经过分析,得出一个结论:所有的动产只有四种。

  第一种,我们叫做流体,今天的化工产业有大量的液体化工产品,包括石油化工、能源化工,还有实体类大量流体的概念。流体是用管道和罐来进行管理和储运的。

  第二类是叫做低附加值物体,一类是大宗粗放型的,矿石、煤炭,它的货值比较低,作业流程作业模式比较粗放,进行精细化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不够。

  第三类是高附加值的单体,机床、设备、汽车、飞机,这种高附加值的产品,这种产品因为附加值很高,精细化程度很高,是可以单独进行管理。

  第四类就是可以标准化管理的产品,集装箱、转运箱等等,这些产品跟一个高附加值的单体是一样的,统一的管理方式。

  四类不同的产品用四类不同的技术,进行终端管理,就可以纳入到这个系统当中。

  整个业务架构,我们考虑在这种情况下用什么样的业务架构来建立一种人和物动态的关系,让它线下有效运行呢?我们可以构建完整的作业流,用场景的方式作为一个作业集合,这可能是多个场景结合的。在这里人和物之间是对等的,当整个场景做完,一个完整的单据就做出来,这时候和它对应的单证也出来了,也就是大家能看到单证构成了空间、时间上一一对应出来的一个由人和物建立起来的结果,单证匹配和真实就建立起来了。

  那么在技术上怎么来实现这一点?技术上其实也是很简单,就是我们抛开一切大平台的逻辑,去考虑它最根本的点。一是人,二是物,就是这么两个东西。还有第三件,是人和物之间的关系。对四类不同的东西,现在可以有四种不同的解决方法。

  第二个,对于间接管理,会有各种描述的产品。第三个,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这些基础完成了物理上的东西。随着互联网普及后,手机类似的业务终端可以认为是标配,所以完全可以建立在基于APP、微信、短信,构成人的一侧,两个之间构成一个业务之间互相关联共生的基础。这个基础包括几个方面,业务的分析、动态场景的确认、智能网络和终端的云管理,当然还应用一些其他的场景,可以区分出业务范围,区分出业务规则,然后完成,最后填出一张表来。

  那么这个模式和供应链金融有什么关系?最底下两层通过这种技术手段来打造出来新型的供应链物流管理公司,将构成各环节的一个服务能力。这个服务能力上就可以有效地支持服务对象之间多层的一个作业逻辑:第一个是建立一种物的权属关系,因为从制造厂商开始,从原材料开始,就能给整个作业订单、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之间的匹配关系、物权的清晰、质权的清晰、提货保障以及物权的配备关系提供了精准的多极的业务之间的关系。

  刚才我和董老师沟通,我们发现通过银行的票据系统,包括现在还有第三方票据系统,都可以完成向供应商多极的拆分支付。但是在拆分支付的时候,它的依据是什么?是可以向核心企业一级二级采购之间最核心的业务关系,这个必须是闭环的。如果我拿到钱,确保用款是在一条线上,这样的话,整个过程是一个自动闭环的,只要核心企业的信用风险不会出其他问题,全部的风险都可以管控到。

  这是第一个应用场景,是一个全过程但是拆分不同应用场景。第一个场景,基于托盘的货物管理等等,可以建立起一个货值的动态状态,以及仓库出入的全部作业关系,使得整个作业的数字化,保证整个货物现状以及操作之间匹配的一致性。

  在这个应用常经理可以应用一些新的技术,比如说无人机技术。通过人工智能,对整个货物、人员进行动态的管理模式,来实现精确化、碎片化、数字化的一个现状模式。

  对于汽车和运输领域,可以通过一些GPS的应用,这些都是基础应用。但是在这个基础上,通过业务之间高精度的匹配和共识,建立起整个运输过程和货物过程精确的对应关系。例如物流,怎么样到货支付、货到付款。第三方物流一个基本的要素,第一个是不垫钱,第二个是马上给钱。但是这个对于托运人来说,有一个重大的问题,就是他必须清晰地知道整个运输过程当中,整个作业过程当中,你是不是完成了我的作业,你是不是完成了你应尽的职责。我们现在在实际使用当中,比如说运输环节中介费用减少到原来需要200块钱,现在只需要20块钱,整个运输效率提升起来,而且在几点几分之内做到签收,非常完整。如果出现不能签收,车辆质押,责任非常清楚,该谁付钱谁付钱,该谁罚款谁罚款。

  还有一个场景,是用在集装箱和托盘,完成集装箱箱单运单的自动匹配,通过人机耦合来实现一个自动化的货架仓储的标准,但是价格要比货架仓储低得多。

  对于油品也是一样,对关键点来接入,实现整个过程作业的一致化。

  从这个比较标准的场景,也就是我们说运输业务的线下作业执行中,大家可以很清楚看到它是区块链机制建立起来的,但是大家可以看到差别最大的就是在人的共识当中增加了物的共识,三者之间的共识完整地建立起了运输过程当中运单的执行和运单有效性的情况,最后保证上链数据是真实有效的,通过区块链的技术来进行业务传递、信用传递。

  这个技术同样也用于溯源,就是供应链产品跟踪溯源,除了业务上的溯源跟踪,上面都是业务溯源标准。下面增加了所有物品之间的确认,就你的溯源状态、整个的溯源和物权的关系也都是由物品权的变迁来进行耦合的。

  最终我们也认为这些技术带来产业升级的一种可能性,就是通过这种作业使得现有的供应链精细化管理,最终形成一致化的东西。上午和下午的嘉宾都谈到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认为它是供销一体化的,在这种情况下其实上游和下游是没有区别的。第二个是提货期和关系的问题,在上面可以增加,只要赋予它你的算法不同,标准不同,都是可以完成的。第三个是产融一体化。供应链金融和供应链管理其实是一件事,就是作业本身就是金融业务的载体,金融业务就是作业的体现,两个是完全密切结合在一块的。

  我觉得今天伊斯特威尔已经有这个迹象,包括我们知道的菜鸟,现在一些国企,包括我们合作的一些大机构已经开始有这种趋势,就是建立一种新兴产业服务商,使得上面所有的生态企业都能够完成。

  会不会产生一个大而全的2B的供应商,我的观点也是不会。但是会不会产生大的2B的服务商?这也许是有可能的,他可能是一个电商,是一种标准化的服务,以标准化的服务来建立个性化的体系。

  最后我用一点时间介绍我们公司,感融科技是一家金融科技公司,但是我们是一个老团队,我们通过几十年在企业信息化的背景和企业物流供应链操作背景,以及物联网团队和金融团队的整合,通过几年的科研和服务,在开始形成产品提供给市场使用。

  现在我们在国内各方面得到一定的支持,我们的供应链就是用动态管理的方式来最终实现供应链金融服务。核心技术就是互联网+区块链,达到一个真实可信的业务流。

  我们最终的目标是想支持我们上面供应链服务企业、综合服务企业、金融服务企业,以做到资金和资产端的一种精准动态连续匹配的产业金融生态。这不是一种以主体来划分切开的,而是资产包和资金包通过权属关系动态交易化环境,是碎片化环境。现在有一点可以确定的,就是它的收益是按照时间来叠加的,如果一千万次作业,在互联网上跟做一千万的成本都是一样的,是一个叠加关系,成本是叠加的,收益是叠加的,但是有一项,风险不随时间叠加。我们是一单一单做业务,我们做汽车业务也是一样的,我们银行没有任何损失,风险只是一辆汽车的风险,不像传统的一百辆就是一百辆汽车的风险。

  我在这里和大家沟通一下,其实从互联网的角度,我们的做法是把整个物流和供应链背景互联化网,但这个互联网化要做到什么样?互联网的意义是什么?碎片化以后的互联网使得风险和收益关系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同样的作业源在发生本质性的变化,不赚钱的赚钱,高风险的变成低风险或者没风险,这种模式就在于管理单元发生一个巨大的调整。我们作为一个项目,一个业务或者一个主体来进行管理的时候,整个业务面貌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这件事情已经证明了,实际上我们在互联网2C的时候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为什么现在余额宝小单也能赚钱,大单也能赚钱,不是凭空来的,这是有它的理论基础。

  我们业务现在已经覆盖了全国大部分地区。我们的核心就是智能解决方案,是基于智能硬件、智能软件、智能网络,最后为平台服务商、银行金融机构、供应链服务商、供应链金融服务商以及产业链厂商来提供一个综合的解决方案。

  最后的目标,就是业务的智能化、业务场景化,以及物联网线下多模共识区块链。

  我们今天通过短暂的介绍,把我们在通过物联网+区块链的手段,怎么样来支持今天我们在线上的供应链管理、供应链金融的创新,这是我们一些初步的作业和做法,现在已经得到一定的认可。今天介绍给大家,也希望得到大家的批评指正,也希望广泛开展合作,开创一个大家共赢的局面。

标签:

责任编辑:bozhihua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