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上午,由贵阳大数据交易所、深圳数据交易所、开放群岛数据交易商业模式组共同主办的“中国数据首席地推官40人论坛”在贵阳国际生态会议中心顺利召开。
作为核心经济资源,数据蕴涵的经济价值无限巨大、前景无限光明。但是,真正实现数字经济的内涵价值,需要洞察数据交易和数据价值挖掘的深刻关联,完成从数字资源到数字资产和数字资本的历史性飞跃。
近年来,乌兰察布紧紧抓住内蒙古获批成为大数据基础设施统筹发展类综合试验区的历史机遇,围绕建设“一个核心区、四个基地”的发展定位和“草原云谷”的战略目标,将云计算、大数据产业作为大力引进和重点扶持的战略性产业与支柱产业加以培育。
当前,我国正在加速从数据大国向着数据强国迈进。最新研究显示,我国产生的数据量将从2018年的约7.6ZB增至2025年的48.6ZB,数据交易迎来战略机遇期。
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的指导和支持下,2019中国IT市场年会·大数据高峰论坛在北京香格里拉酒店顺利召开。该论坛由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大数据产业研究中心主办,是2019中国IT市场年会的重要主题论坛之一,超过300名来自业界专家、企业领袖及行业用户等嘉宾齐聚一堂,围绕“大数据助力数字转型”这一主题展开了深度探讨交流。赛迪顾问在会议上集中发布了《中国大数据产业白皮书及百强榜单》。
随着全球大数据产业的蓬勃发展,数据存储安全问题也不时显现。2018年初,Facebook泄密事件使大数据产业中的“地下交易”浮出水面。2018年末,我国铁路12306网站又被曝出用户信息被泄露、兜售,且此次事件涉及超60万个账户410万条数据信息。尽管12306事件被官方澄清为不实信息,但类似泄露事件多发趋势的背后,折射出风险和法律保护的不完善等问题。因此,规范大数据法律属性,完善监管迫在眉睫。
人工智能的崛起,加速了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落地。据中国大数据产业生态联盟调查显示,国内大数据企业年营业额4000万人民币以上的已经超过40%,这意味着,这些企业已经度过生存期,开始进入应用落地和品牌推广阶段,那么大数据产业十大爆发点会在哪呢。
全球已步入大数据时代,作为继云计算后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大数据技术和产业的发展和应用已经对政府、企业决策和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深远的影响。
作为全国首家大数据交易所,贵阳大数据交易所在2018数博会上正式推出“数+12”战略,力推数据资源化、资产化、资本化。为了将“数+12”战略目标落到实处,贵阳大数据交易所适时制定出台十大战略行动,明确实施路径,稳步扩大数据交易“朋友圈”,共同驱动全国数据要素流通,打造数据交易生态圈,引领我国大数据交易产业发展,助力数字中国建设。
大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智慧能源行业互联网投资规模超过600亿,2021年投资规模预计达到1435亿。阿里、百度等互联网巨头,纷纷入局智慧能源市场。目前,国家能源局正在积极推进“互联网+智慧能源”建设,能源领域的创新应用正在催生下一个独角兽。
通过数据交易,数据资源加速流动。数据交易完善了数字产业的创新生态体系,同时,通过多行业、多领域数据共享融合,促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基于此,贵阳大数据交易所执行总裁王叁寿表示,数据交易推动实现“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
“去中心化”在大数据时代悄然发生,尤其是在“数据交易”领域。比如,被应用于数据交易的区块链技术,非对称加密,共同维护,更容错,更抗击,更加反勾连,以架构上的去中心化设计,实现了数据所有权的可溯源,攻克了数据确权难题。
对中国而言,大数据不仅仅是“数据大”这么简单,突破核心技术、培养竞争优势、培育持久动能、增强管理能力,都是推动大数据产业发展的题中之义。
两百多年来,经济学理论一直以这一基本的宏观经济核算解释和指导经济发展实践。资本、劳动和以技术为核心的全要素生产率构成现代经济增长的基本要素。而最近十多年新经济的迅猛发展为传统经济增长理论赋予了新的内涵,有必要对现有理论体系做适当的拓展。
随着数字经济的到来,特别是在我国移动支付、网购等电子商务和数字经济十分发达的当下,如何利用好政务云这部分资源,是发展好数字经济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