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脉智库 | 国际智慧城市发展动向与“十四五”智慧城市规划路径思考

2020-02-03 14:25 来源:国脉研究院
浏览量: 收藏:0 分享

  来源 | 国脉研究院

  作者 | 张君至(数字政府研究中心委员、上海国脉高级研究员)

  属性 | 国脉智库新春特辑-精选文章⑤

  共勉 | 疫情期间,低调宅家,厚积薄发。阅读丰盈宅生活,智慧备战新征程。

  申明:本文版权归国脉研究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授权。

image.png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当前动荡、瞬息万变的国际局势下,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有必要抓国际动向、总结经验、对标先进,进而分辨自己所处的发展阶段、优劣势及下步发展方向。本文重点选取英国伦敦、美国纽约、法国巴黎、日本东京、新加坡五大先进地区进行案例分析,包括其智慧城市建设发展的最新动向、建设经验及对我国“十四五”期间(2021-2025年)智慧城市建设的启示,并给出“十四五”智慧城市规划路径思考。

  一、国际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动向

  (一)英国伦敦:共创智慧伦敦路径图

  伦敦市政府于2018年6月提出《共创智慧伦敦路径图》( The Smarter London Together Roadmap),目的是激励数据创新和发展电子科技来为伦敦市民更好地服务,将伦敦打造成为全球最智慧的城市。为落实该项计划,伦敦市长特地任命了首席数字官(Chief Digital Officer)和智慧伦敦局(Smart London Board)负责智慧城市建设工作。

  《共创智慧伦敦路径图》主要分为五大建设领域一是开发更多用户导向型的服务,包括可以让居民自由表达对于城市发展意见的线上社区;二是围绕城市大数据展开新的开发计划,设立伦敦数据分析办公室来推动数据开放共享;三是打造世界一流的连接性和更智能的街道,启动伦敦互联计划来确保光纤到位、Wifi覆盖及5G集成开发战略;四是增强公众的数字技能和领导力,从早期教育开始就对劳动力的数据分析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进行培养;五是促进全市范围内的合作,在伦敦技术和创新办公室领导下推进跨领域、跨部门、跨城市的合作。

  (二)美国纽约:One NYC 2050战略

  美国纽约2019年4月份推出的智慧城市建设计划名为《One NYC 2050战略》,通过采取积极的措施,迎接未来城市发展可能面对的挑战,目标是到2050年打造一个强大而公正的城市

  该战略由纽约市技术与创新市长办公室(Mayor's Office of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s,简称MOTI)领衔,市政府其他各部门基于自己的主管业务领域积极配合参与,为具体项目及实施落地出谋划策,并贡献技术、资金、政策等形式的支持。

  为达到预设目标,MOTI和其他政府部门规划了大量的项目,其中一些项目已投入实施并陆续取得成效:(1)基础设施升级工程,如安装节能LED灯,减少能源消耗;(2)智慧交通运输工程,借助车辆交通管理系统,缓解交通拥堵和调控交通;(3)智慧能源和环境管理工程(4)智慧公共卫生和安全工程,如通过监控车牌、传感器等汇聚的数据来获取实时信息,预防犯罪行为;(5)智慧政府和社区工程,将纽约街头老旧的电话亭改造成为集提供电话、充电、wifi等服务于一体化的通信设备;(6)打造开放的数据平台、鼓励商业创新,纽约的数据平台叫Open Data,截至2019年9月已上线2167组数据,公民可免费查看、下载这些数据,并基于数据平台进一步创新应用。

  (三)法国巴黎:打造智慧和可持续发展的城市

  巴黎市政府2015年提出“打造智慧和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计划,以共建开放城市为路径,以城市互联互通为工具,以打造可持续发展城市为目标,力图到2020年将巴黎打造成一个智慧、可持续发展、能从容应对环境变化和科技改革的全球性大都市。该计划的具体措施包括以下三点:

  一是鼓励市民参与共建开放的城市。提倡大众创新参与,政府推出一系列多样化的数字平台,让市民可以参与城市共建,成为城市建设的志愿者和参与承建项目的众筹。

  二是打造高效便捷、互联互通的城市。包括信息基础设施,普及数字设备,根据数据终端用户反馈的数据需求,集中通过大数据程序来公开数据,让市民可以零距离接触到政府数据。

  三是建设可持续发展城市。如新建地热发电项目,包括在新建的承建项目中融入可循环利用的能源系统,提高城市应对灾害的自我复原能力。

  (四)日本东京:超智能社会/社会5.0

  东京政府2016年提出建设“超智能社会/社会5.0”的科技战略。超智能社会/社会5.0是“以人为中心”为指导思想,通过网络空间技术与物理空间技术的互联互融,改变居民生产与生活方式,创造新服务和新价值;愿景是要建设一个富裕、有活力的社会;实现途径是激发核心产业的竞争力,实现国民生活的智能化。该战略的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点:

  一是强化社会结构体制改革,进行技术革新。日本政府采取“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产官学协作”模式来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二是构筑人才、知识、资金的良性循环。通过企业和研究机构联合研发等举措,打破人才、知识和资金间的壁垒,共同构建创新体系、培养研究人才。

  三是建设特区以进行与超智能社会相关的技术试验活动。与超智能社会相关的特区都被赋予(最高等级)国家级战略特区地位,以提高日本核心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四是构筑信息安全保障机制。日本政府通过举办官民圆桌会议等形式来推进数据公开,并推进数据共享,数据应用法律法规的制定。

  (五)新加坡:智慧国计划

  新加坡在全球率先提出建设“智慧国”的计划,科技赋予市民更多权利、提供更多机会;企业生产力提高,在数字经济中拥有更多新机遇;国际合作提供更多数字解决方案,跨越国界使民众和企业受益。具体内容包括:

  1、国家战略项目:建设核心运营开发环境和交换(CODEX)数字平台、整合的电子支付二维码(SGQR,政府和企业联合推出,将不同的电子支付平台二维码整合成一个共用的二维码)、国民电子身份证(NDI,将居民身份和交易过程对接起来,使企业和公民可安全又便捷地进行在线交易)、智慧国家传感器平台(SNSP)等。

  2、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下一代全国宽带网络、提升企业SaaS模式开发能力、光纤就绪计划(为新建建筑内部部署光纤设施提供高达90%的补贴)。

  3、科技措施:IPv6过渡计划、建设数据中央公园(占地13公顷,吸引跨国公司将他们的总部或数据中心落户在新加坡)、推广绿色数据中心创新项目、i-Singapore项目、提升新加坡数据分析能力。

  4、城市生活服务:自动抄表系统(AMR)、一站式服务APP(One Service,公众可集中通过该APP反映所有市政问题,而不再苦恼究竟哪个机构负责哪个领域的市政问题)、智能老年人报警系统、虚拟新加坡平台。

  5、网络安全:增强监视和检测网络威胁的能力、确保政府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多层云安全机制。

  6、运行机制:新加坡资讯通信媒体发展管理局(IMDA)成立智慧国家平台(SNP),负责公共数据的采存管用。

  二、国际智慧城市建设经验总结

  (一)国际智慧城市建设案例对比

  基于上述案例分析,可以看出在建设智慧城市方面,不同城市是各有特色、各有侧重,如东京非常强调通过提升人工智能技术来为市民提供更便捷的生活;纽约强调通过大数据撬动城市运营和治理伦敦非常注重开发和提供用户导向型的数字服务;巴黎更侧重民众共建智慧城市,同时也非常关注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新加坡是全球唯一一个将智慧城市上升至国家战略高度的国家,足以体现他们落实并建设好“智慧国”计划的决心。

  (二)国际智慧城市建设共性经验

  一是政府协调、引导为主、政府各部门各司其职。首先是有一个扮演统筹协调角色的部门,如伦敦案例中的“智慧伦敦局”,纽约案例中的“技术与创新市长办公室”,新加坡负责该领域的是“咨询通信媒体发展管理局”;政府其它部门也都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可基于自己的主管领域提出符合规划总纲的具体项目,而统筹部门不仅要协调好部门之间的关系,同时也要考虑民众、企业等主体。

  二是重视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强调建立技术先进、不断迭代更新的信息基础设施。例如物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是日本社会5.0构建的基本前提;纽约市部署各类联网设备;伦敦市启动新的互联计划,来强调联通性和建设新的5G项目。

  三是重视数据共享开放。例如纽约、巴黎、日本都上线了自己的数据开放网站,并进行周期性更新,开放包括人口统计、地理统计、灾害防治、政府程序等方面的数据。

  四是智慧城市建设成果集中于民生领域。从上述案例,可以看到“民众”是各地智慧城市建设的首要服务目标,智慧城市的宗旨是通过技术的提升为市民提供更好的生活,而非通过技术革新将跟不上这些浪潮的人们排除在外。如日本、伦敦、新加坡推出的许多用户导向型项目,都是要不断缩小贫富差距,打造一个更加公平、便捷的城市。

  五是鼓励民间力量参与智慧城市建设。在上述案例中,政府采取了积极的鼓励措施,推动市民和组织参与到智慧城市建设的各个环节。例如纽约市非常欢迎科技团队基于开放的数据平台进行应用创新;伦敦政府通过众筹平台提供资金来赞助民间的研究工作和项目;巴黎呼吁人们直接参与公众政策和城市项目的设计及实施。

  三、国际经验对国内“十四五”时期智慧建设的启示

  一是因地制宜,找准定位。避免千篇一律的智慧城市规划,解决城乡基础设施和服务资源的差异。如日本非常强调人工智能产业和生活服务的结合,是为了应对老龄化严重的问题,为老人和偏远地区的人们提供更便捷的服务;伦敦、巴黎为了应对不断涌入的新移民,推出线上平台,让市民更好地参与城市共建。

  二是新时代,新要求。在新时代要求下,智慧城市涵盖了更多不同的含义,不单单是传统的提升技术,而是包括信息技术设施联通、政府数字化转型、城市精细管理、打造特色数字产业集群、重点领域民生服务提升等多个目标。

  三是新模式,新角色。通过政府内部上传下达来建设的模式应得到改善,让包括民众、企业、社会组织等在内的更多利益主体参与进来,根据适合本地智慧城市建设的模式,来承担不同角色和分工。

  四是新科技,新增长极。新科技即将成为智慧城市建设新增长极。2018年我国数字经济总量占GDP比重已达到34.8%,在下个五年,大数据、5G、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新技术如何贯穿城市治理、民生服务、产业发展等领域,并成为经济新的增长集,值得政策制定者关注。

  五是回归初心,以人为本。智慧城市建设即将回归“以人为本”的初衷,将“以人为本”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强化服务意识,不断增强智慧城市为公众服务的能力,以公众服务带动政府与社会的信息资源整合,强化智慧城市建设。

  六是多元发展,城市群发展。特大群城市应对标国际先进水准,将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全球领先的智慧城市群;省级城市应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形成区域性经济和社会活动中心;地级市、县级市应着眼于统筹城乡差距,缩小数据鸿沟,促进均衡发展,特别是要推动新城区和城镇的特色化、差异化发展。

  四、“十四五”智慧城市规划路径思考

  “十四五”即将来临,新时期智慧城市规划也逐渐提上日程。关于规划路径,这里进行简单探讨,以供参考。

  (一)规划路径

  1、路径一:摸家底

  对智慧城市建设现状、经济发展、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发展与环境建设、产业转型升级等情况进行现状调研。具体包括:(1)战略与目标分析。分析城市发展规划,明确未来发展战略定位和目标;分析机遇、要求和外部挑战。(2)现状分析。城市发展概况、发展特点、发展存在的问题、发展需求以及信息化建设情况。(3)智慧城市评估。明确智慧城市建设基础情况、智慧城市建设优劣势、智慧城市建设重点提升方向。(4)相关分析。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信息化等规划,提炼出与智慧城市建设相关的内容。(5)建设需求梳理。梳理出智慧城市建设的需求。

  2、路径二:立目标

  立足智慧城市的发展趋势,结合当地发展现状、建设需求,明确智慧城市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建设目标/发展模式。从智慧城市的理论支撑基础、主要建设方向和目标等方面提出智慧城市建设的指导思想;以解决城市问题为出发点,确定智慧城市建设的基本原则;基于需求分析,在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的框架下制定包含总体目标、细分目标、阶段目标的建设目标,其中阶段目标明确各个阶段的主要任务、建设内容、建设成果。

  3、路径三:搭框架

  对智慧城市建设的数据体系、技术体系、业务体系、应用体系、产业体系、基础设施体系、标准体系和安全体系进行架构设计:(1)数据体系,包括开展对数据资源架构、数据服务和数据治理的设计;(2)技术体系搭建,指支撑智慧城市建设的技术平台;(3)业务体系,指分析业务提供方、业务服务对象、业务渠道等方面;(4)应用体系,指对应用系统、功能模块进行设计;(5)产业体系,指要提出重点发展的城市智慧产业;(6)基础设施体系,指对物联感知层、网络通信层、计算与存储层,数据与服务融合层的基础设施进行设计;(7)标准体系,指对智慧城市总体基础,支撑技术、基础设施、管理服务和产业等标准进行设计;(8)安全体系,指对网络和信息安全提出安全技术、安全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和标准规范。

  4、路径四:选路径

  政策制定者可采取“六位一体”智慧城市建设路径,即从智慧城市建设的六大主要领域选择路径,包括布置建设的主要任务、重点工程、选择适合当地智慧城市建设的模式、明确各实施阶段以及相关保障措施。

  六大智慧城市建设领域:(1)基础设施,包括云网端、数据库的建设(规则库、政策库等)、数字孪生、物联网、车联网、智联网等;(2)智慧民生,包括文教体健康、交通出行、最多跑一次、一网通办等;(3)智慧政府/治理,包括数据治理、流程再造等;(5)智慧应用,包括智慧产业等;(6)智慧人群,包括民众、企业、机构等,如监测人员流动量、降低办事服务和居住成本等;(7)智慧环境,包括营商环境、生态环境、制度保障、法治环境等。

  智慧人群、智慧产业和智慧政府三者的关系:智慧人群(数字公民、数字企业、数字社区、科研院校)为智慧产业的发展提供数据,数据驱动智慧产业发展;同时,智慧人群也为智慧政府提供数据分析服务和智慧;智慧产业可以增加税收、促进就业;智慧政府一方面向智慧人群发布需求、共享数据,另一方面也为智慧产业的发展开放数据、提供数据平台。

  (二)“十四五”智慧城市建设推进计划表

  各个地级市或城市在设计自己的“十四五”智慧城市建设推进计划表时,可以因地制宜。这里只是做一个简单总结:(1)到“十三五”结束,即2020年底,普惠化智慧应用格局应初步建设完成,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体系、数据资源利用体系、信息技术产业体系和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应就位;(2)2021年到2022年,是智慧人群培育、智慧产业建设、数字政府建设的初级阶段;(3)2023年到2024年,是智慧人群和智慧产业发展的高速阶段,同时也是数字政府发展的成熟阶段;(4)到2025年,智慧人群、智慧产业初步成熟,智慧政府初步建设完成。

  最后要强调的是,构建健壮的城市数据体系、不断创新城市服务是未来城市发展之路。


  附1:国脉简介

  数字政府、智慧城市、数字经济、营商环境、政务服务、(大)数据治理专业提供商。具备“软件+咨询+数据+平台+创新业务”服务实力,拥有政府数据业务操作系统(GDBOS)、数据基因(DNA)、营商通(MAT)、我能平台(IEP)四大系列百余个模块的软件产品,长期为中国智慧城市、政府、企业提供专业咨询规划和数据服务,广泛服务于信息中心、大数据局、行政服务中心等政府客户、中央企业和金融机构。2004年至今已成立20余家分支机构,服务客户2000余家,执行项目五千多个。

  在智慧城市方面,国脉已为200多个省市区政府提供规划、评估、咨询服务,承接多个省市十二五、十三五规划及十四五智慧城市建设课题研究等项目,连续9年开展“中国智慧城市发展水平评估活动”,出版《智慧城市——以人为本的城市规划与设计》《智慧城市100问》《智慧城市发展手册》《智慧城市:愿景、规划与行动策略》等研究成果。欢迎咨询、洽谈合作!联系方式:国脉智慧城市与产业规划部13901132373


  附2:第九届2019中国智慧城市发展水平评估报告

image.png


  附3:国脉“一网通办”核心支撑系统(GDBOS),助力数字政府建设

  数字政府2.0操作系统、政务数据体系2.0基础标配、政务服务一体化升级方案。又名“政府数据业务操作系统”(GDBOS), 是基于国家有关政策要求、各地实践经验、数据体系理论、微服务技术架构,围绕“大数据、大系统、大平台”融合一体思路,为各地数字政府升级而量身打造的一套作业平台。运用数据体系、标准治理、业务再造、组织进化等工具和方式,可从结构、标准、模块架构上对当前政务服务平台体系进行优化、重组和升级。有效适配部委、省、市、县(区)不同层次需求,支撑数据整合共享、政务流程再造和服务模式升级,全面提升政务服务能力,夯实数字政府基础,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重要支撑。

  依托"产品+数据+标准"框架,构建"标准支撑、数据体系、业务再造、数据治理、管理赋能"五大体系,无缝衔接既有业务系统,有效驱动政务服务整体运作:①落脚在“办成”,把政务数据归集到一个功能性平台,企业和群众只进一扇门就能办成不同领域事项;②综合提升政府政务服务、数据整合与治理能力,并最终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与智慧组织进化

image.png


标签:

责任编辑:liudan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