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读 | 关于大数据背景下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2017-06-16 14:06 来源:中国建设报
浏览量: 收藏:0 分享

建设行业作为传统行业中最重要的行业之一,工程领域的全生命周期中一直以来都需要大量数据的支撑。因此,建设工程造价行业要实现快速发展,必须推动大数据在工程造价行业的应用,加强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  

一、大数据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大数据对工程造价的影响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能够提高建设单位投资控制水平。  

建设单位可以通过大数据,了解工程的各项组成的成本造价,更好地进行招投标工作,确保合理控制投资。  

2、有效控制施工企业成本。  

施工单位及时将现场各项消耗量和价格通过数据系统传输至施工单位数据库,并提供给相关职能部门作为成本管理参考。通过海量数据对比分析,对成本控制提供参考数据和依据,提高施工企业成本控制水平。  

3、促进企业定额的编制。  

大数据下各项建设成本相对透明,施工企业要立足于市场,必须通过加强自身管理水平和装备水平建设,加强自身成本核算。同时,大数据能够促进施工企业针对本企业实际情况,结合市场数据,形成企业定额,提升企业价格竞争水平。  

4、促进建设主管部门造价管理水平提高。  

通过对造价信息的收集、管理、运用和维护,可以洞察行业发展状况并预测未来造价趋势,为制定行业政策提供科学可信的数据依据。同时,有效控制政府投资项目的造价,提高政府投资的效率。  

二、我国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发展现状  

在大数据背景下,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不断进步,我国建设主管部门也越来越重视工程造价信息化的建设。从2002年开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采取一系列措施,建设中国建设工程造价信息网,发布了《2003-2008年全国建筑业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关于做好建设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等文件,为行业推进信息化建设打下了基础。  

从20世纪90年代起,由我国企业自主研发的工程造价管理软件就已面世。经过10余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建设工程造价行业在电算化方面的普及率已经较高。  

我国在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付出了很多努力,在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目前,我国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水平相对较低、造价还在依靠人的经验积累,造价成果数据存储、数据分析重复劳动、效率低下、数据存储问题多漏洞大,材料市场价格信息获取不完整、不及时,各项数据不能够及时更新,“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结算超预算”的“三超”现象仍非常普遍,造价成果数据得不到灵活运用。  

三、大数据背景下加强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的措施方法  

利用大数据时代带来的机遇,积极借鉴国外已经较为成熟的方式和方法,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管理模式和配套措施势在必行。大数据下造价管理必须转型升级,更进一步加强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要构建统一的造价数据收集标准,提高数据收集质量。  

造价管理数据的收集极其重要,要在国家或行业层面建立与计价体系相适应的造价信息数据标准,实现全国范围内的工程造价信息数据的统一标准。只有在具有一致性标准的数据的前提下,才能开展后续数据的整理分类与处理。  

2、构建国家层面和企业层面的造价数据管控平台。  

从造价管理战略层面建立国家造价信息库,定期发布造价变化趋势和指标,提高项目投资决策和过程管控能力,合理公平开展市场竞争、避免暗箱操作。同时,应在企业层面建立企业造价信息库,动态反映企业成本变化趋势,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  

3、树立大数据思维,提高人才培养力度。  

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应紧跟时代潮流,多关注与大数据有关的技术。工程造价人员要充分理解大数据对工程造价带来的影响,切实提升在工程造价过程中运用大数据的能力和水平。  

总之,在大数据时代,行业企业应当紧随大数据发展步伐,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积极推动大数据在工程造价领域的运用,促进工程造价行业的革新发展。  

标签:

责任编辑:admin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