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丨9位政府CIO和企业CEO纵论政务大数据发展

2017-02-24 22:02 来源:数邦客
浏览量: 收藏:0 分享

  为贯彻国家大数据发展战略,加快推进政务大数据建设与应用,探讨大数据在国家治理、公共服务发展中的重要作用,2月15日,“中国政务大数据建设研讨会暨数据基因系统产品发布会”在北京万寿宾馆隆重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北京国脉互联信息顾问有限公司联合主办,国内电子政务和信息资源管理专家、省市大数据主管部门领导、业界知名企业代表及行业主流媒体代表15位专家出席。关于数据基因DNA,来听听政府CIO和企业CEO怎么说?

  国家林业局信息办主任 李世东

  今天这个会议主题很新颖,国脉是一个智库,是智慧的源泉,长期围绕大数据、电子政务分享了很多思想,共享了很多智慧。

  就数据基因这个产品而言,我觉得至少有三个特点:

  第一,创新。特别是这个题目——数据基因,我们会很容易联想到生物领域的东西,这是个生物学概念,当前其实就三大技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材料技术,“数据基因”这样一个名词就把这里面三个中的两个都占了,提的很好。在看完介绍材料以后,知道很多内容是从数据的最基础的底层进行梳理,这对当前政府信息资源发展现状而言,思路很新,对下一步工作很有意义。

  第二,适时,恰逢时机。最近这两年随着大数据、政府信息化的发展,对政府信息资源目录的要求越来越细,越来越高,各个部委都在做这个事情,所以这个时候推出这个产品恰逢其时。

  第三,务实。从我们今天的介绍来看,数据基因这个产品和理念是从大量的实践案例中总结出来的,从过去的实践案例中发现一些痛点,发现一些实际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我们的解决思路,通过一些典型案例进行汇总和提炼、提升产品化的东西,是针对实际工作而研发出来的,非常务实的。

  江西省信息中心主任 金俊平

  江西是国脉互联的战略合作伙伴,感觉国脉集团这些年在顶层做了很多理论思考和探索性的实践,结合刚刚各位专家的发言,我也谈谈自己的一些工作认识。

  第一,政务资源的共享和管理我觉得还是必须强化基础建设。具体要强化三个基础建设,第一个是目录基础,第二个是平台基础,第三个是标准基础,这个是我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去年国办出台了一个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暂行办法,比较系统地对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管理做了系列要求,我认为现在的环境不一样,条件不同,这个办法的出台还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对于下一步我国的政务资源共享很有意义,对于今后推动大数据的发展也会有很重要的意义。但是这项工作有很长的路要走,该怎么走呢?我倒觉得还是从基础入手,加强基础建设,在三个基础上加强,第一个我觉得是要加强目录基础,就是各个部门在法定的业务范畴内,到底会产生一些什么样的数据,这是它会产生的资源,这个目录是必须要梳理出来的。第二个基础功能是平台基础,那么梳理出这个目录以后,你一个云平台与多平台进行对接,甚至于多平台进行交换,那么这个平台交换的问题,以前效果做的不好,这里面有很多的原因,但我们觉得平台交换是必须的,这个是一个桥梁,所以平台基础要加强。第三个是标准基础,包括数据的标准和平台间的对接,这几个基础工程其实是相互关联的,如果你单一的加强一个基础建设,其他的建设不见得能发展起来。原来政务数据开放出现很多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目录梳理力度不行,然后就是速度太慢,等你把目录梳理出来的时候可能1年过去了,再就是基础设施也不配套,交换系统、基础设施等没有配套,所以我觉得这个要加强基础设施。

  第二,国脉的数据基因产品为我们解决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大数据的应用提供了一个思路和路径。因为信息化是多路径的,包括我觉得它应用于底层,关注点很好,我们很长时间都在关注底层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应用系统的建设,但是这个立足于大数据的应用,而且是以长远的眼光从底层开始入手,我认为这个思路和视角是非常有价值的,这个探索是长远的,特别是它基于这些理论的思索之后又有一些案例基础上提出来的四化:标准化、模板化、智能化和可视化,我觉得这些是非常有价值的。我觉得“数据基因”系统对于我们落实国办去年提出的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暂行管理办法的要求是很有帮助的,有什么帮助呢?第一个,它有利于迅速的完成目录梳理,原来我们这个目录的梳理过程是很慢的,一项完整的梳理工作可能前后要搞十个月的时间,等你十个月的时间把它弄完了以后,还没把它定型,可能又变了,现在你通过这个平台过程可能使目录梳理,可能三个月就把目录全部梳理出来了,那么你这个梳理出来之后就可以马上跟平台建设,我觉得这一点是很有价值的。第二个特点是拓展性。你可以根据部门特色的东西做一些拓展,基础的东西有了就可以进行拓展,各个部门在梳理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各个部门的业务流程和业务来做一些梳理,做一些拓展。第三个是系统化,基本上是对行业底层目录的梳理,资源共享的推进这一块考虑得还是比较系统的,所以我感觉这个产品对于我们落实国务院的文件,推进政务大数据发展还是很有帮助的。

  第三,期待与国脉共同开展更好的探索,在产品技术基础上,希望根据地方的变化做一些地方版本的尝试。目前江西的集约化顶层设计做的比较好,下一步政务信息资源共享试点省份有三个,江西是其中的一个,包括信息资源目录梳理,我们希望在试点的过程中能不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通过数据基因这套产品来支撑推进,期待我们共同在政务信息资源共享领域探索出新的前景。谢谢!

  国务院国资委信息中心副主任 陈忠平

  从整个信息化的发展历程来看,今天推出的数据基因系统有着历史发展的必然性,我提两点想法:

  第一个是关于数据基因系统的出现与整个国脉集团发展是有着必然的关系。所以简单的谈一下关于电子政务发展的问题,有时候是业务发展远远赶不上各种技术发展的快,现在我们的一些业务跟不上,关于数据管理这个事其实很早以前提出来,到现在这块还是发展不太好,包括国务院出台的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的文件,它如果这块工作做得好的话肯定不会出,肯定是因为用的不好,所以我们还是按照基础数据,从问题入手,找出问题所在,这个不管是在整个资源共享上,不管是政府也好还是企业也好,业务和信息化、业务和数据很多情况下都是分离的,我们结构设想是好的,但是我们在日常应用中很多情况都是分离的,领导关心的是汇总完以后不是数据,是信息的高度融合,在这一块我觉得原来信息化的分散建设到逐步整合,到目前集约化建设,这是一个信息化的发展过程。

  另外一个就是从数据的角度来看,其实也是从数据的分散、数据的物理集中到数据的统筹集中,现在我们很多情况下只是做到数据的物理集中,还没有考虑到数据内部之间的关联,我们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可以看到数据获取的路径很多。其实领导也很恼火,这个部门统计的数据是这个口径,那个部门报上来的数据是那个口径,都对不上,就像我们以前所说的有些单位有“几本账”的问题,有的单位有三本账:针对税务有一本账,交税;针对工商有一本账;另外一个是针对——比如说你要给领导讲绩效,这又是另外一种账,所以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数据的关联度上。所以我们现在提出的大数据,我觉得对于今后信息化的推进,包括不管是政务也好还是企业也好,都会有一个很大的推进,所以这个过程还是很漫长的,但是这个问题我觉得还是要从源头上去抓,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业务层面的规划和统筹不够,这就是我们中国现在发展的快,不像西方国家很多是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基本上得到上下的认同,这个大家做这个事很方便,我们现在开展很多工作,做信息化的部门还是一个弱势群体,不是说你想说什么,不是说你掌握了规律,人家会说“我说了算”,所以说其实很多事情我们信息化部门是为人家做服务的,这个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所以说是业务的需要问题,信息系统的建设核心还是需求的问题,它不提供需求你建设系统也没有用,你花钱越多责任就很大,所以说这个是需求问题,业务需求不够,业务统筹不够,包括我们这次的深化改革,在制度层面上,顶层设计上是很好的,但是我们在继续往下落实的时候,现在问题很多,就是包括信息系统建设和信息资源管理等问题,因为你没有一个落地的话很难去支撑的,今天说东,明天说西,所以这个需要我们从政务信息化管理层面和决策层面去推进,从底下往上推没有用,我们讲半天人家不听我们的,我们讲人家这是好的经验、好的做法,那这就代表着你科学吗?人家不认可,所以这一点需要我们自上而下的发布这样一个文件,文件下来之后,各个单位、部委需要抓住机遇在这块实现充分融合,但从业务推进层面来看这个还存在很大的挑战。

  第二个是信息管理问题,信息管理与信息化管理是两回事,我们现在讲的信息公开,一个是信息管理,另外一个是信息化管理。信息化管理我觉得更多体现的是一种业务需求,从业务的深层下去管理,信息管理的概念某种意义上很多人讲其核心是“权力”,很多政府部门都在做信息工作,领导决策都需要信息,各个层级的人都在收集、处理信息,作为信息管理不管是部门还是地方也好,它是一个权力的问题,应该是谁去做呢?我们想做,人家会说你们怎么做的了?作为信息化本身我们去做这个事情我们责无旁贷,但是作为信息管理本身该不该我们做?领导让我们做,我们再去做,如果领导没让我们做,这是一个很尴尬的事情。信息化责无旁贷我们可以去做,但是信息管理呢?至少说我们单位没有问题,也没有人去明确,那么没有人去捅破这个东西,那么谁去做,谁去落实,后来我想补充一点就是你这个单位的总数据的问题,公司监管管什么,其实最后落实的就是说把它生成了六个方面,比如说生成200多个指标,这就是我们总数据到底有多少,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所以这就是我们在整个信息化推进的过程中的最大难点,一是业务规划和统筹,第二是信息化管理,这个谁来干?因为你干多了最后人家还说你占了别人的田,你还要承认错误,现在是习近平总书记很重视这个工作,这个非常好,但是目前,整个信息化推进的氛围还不够务实,只是停留在表面上,我想大家今天坐在这里还是比较务实的,真正把这个事情办了,回过头来还要想想这个事情该不该你办?有没有人办的问题?这个是核心。这个是讲讲关于目前电子政务发展的一个想法。

  第二部分讲讲数据基因系统。这个数据基因系统跟以前的信息资源管理目录、信息资源目录系统应该说很类似,我觉得从大的方面来说在原来基础之上有一定发展、扩充。这块我主要讲几点,第一个是定位和作用的问题,我们的系统是定位在信息资源管理还是信息资源共享上,我觉得这个侧重点可能不一样,从我个人角度来理解的话,更多的是侧重在信息资源的管理上。我觉得这个侧重点不一样,可能给系统要求会有很大的不同;第二块是作用问题,它这个作用还是围绕这个系统跟别的系统之间的关系,我觉得还是没有完全讲透,这个数据基因系统和别的系统是什么样的关系,我觉得这个要说清楚,说不清楚的话这个事情就不好办,大家在理解上一定要界定上它在链条上属于哪个层级上。第二点就是关于这个条和块的问题,我理解的是部委和地方其实从事这个业务工作的性质不一样,如果系统是一样的话,可能就有很大的问题,我建议这个条块的需求不同还是要系统的版本和模块应该分开,在功能表现上应该有很大的不同。

  第三点是关于数据管理,要与总数据管理和数据共享分开,特别是总数据的管理。这个涉及到一个部门的信息化发展最核心的东西如何体现出来,我觉得要把总数据的管理更近一步,不仅仅是体现在数据元的管理上,还在于提升总数据管理,只有这样的话我觉得这个系统才有真正的发挥它的作用和价值,因为我们现在也在考虑在数据建设和管理上,否则的话你层级太低,除了数据元的管理,还要提升到总数据的管理层面,因为所有内部的共享都与这个总数据和信息池共享。

  第四点是平台建设。我们的想法是最好跟这个方法论同时推崇,进行匹配,便于落实,有这个系统后怎样去做,进行统筹实施,这个很关键,这样在实施的过程中就不会走样,不需要大家都去探讨,最后形成一个知识性百科一样的东西,大家不断完善,实施起来比较快,更主要的是建完以后用起来也比较好用,更加标准化、规范化,这个需要把技术和经验融合在一起。我就提几个我个人的想法,供大家批判。

  科技日报策划运营中心副主任 邵徳奇

  我跟国脉打交道已有12年之久,参加国脉的活动每次都有一种新的惊喜,最初我们在一起做网站规划,后来做智慧政府,今天做数据基因,我觉得概念本身就引领着我们信息化一步一步地往前走,所以国脉的会议我个人特别愿意参加,准确的说每次来都能学到很多东西。

  就今天的主题来说,咱们是在一线做信息化,对数据基因我理解的还不够透彻,但我觉得对目前政务信息资源建设而言是一个非常适用和有用的东西,我们在一线做数据化都面临一个共性的问题:怎么把数据打通、怎么把数据用起来。现在数据不是没有,而是很多,但是把多的数据怎么样用起来,我觉得是挺难的,这一块一直困扰着我们,所以刚刚国脉在介绍的时候是根据国脉这几年的经验积累,包括跟客户交流后他们通过对需求提炼研发出来的数据基因系统,我觉得特别好。

  我个人对这个产品有特别强烈的三点感觉:

  第一个是很有用。“有用”体现在哪里呢?是从用户的需求来考虑做这个产品,通过在业务、单位之间的这种需求、交流和积累,确实是需要这样的东西,实际上在我们一线办事确实需要这样的东西,这个问题就是形成了一个数据的标准化,可能这种数据的异构本来就很难的,很多系统怎么打通,这就是一个非常好的需求点,所以它从这个需求点来做,我觉得对实现数据的标准化,也是下一步实现数据共享和应用的这些基础性的东西,我觉得这个产品非常有用。

  第二个是很实用。刚才杨董演讲中提到我们在政务大数据发展方面面临十二个问题,以问题为导向做这个系统,所以这个系统它是一个很实用的系统。如果我们以一个概念为导向,那肯定不是一个实用的系统,所以开始大家看“数据基因”是不是就是一个概念,所以从现在来看,它就是一个非常实用的产品,它是从问题出发的,现在我们也在做很多系统,它从问题概括出来,注册成一个公共的平台,公共平台上它可以做很多的应用子集,让数据标准化,让数据怎样能够共享一种标准化结构,这样一个公共平台,扩展成一个一个应用子集,比如说林业也好,企业也好,扩展成只是不同版本的应用,再就是公共平台上面,做一个应用子集的案例,我觉得可以把这个系统可以扩大成一个非常大的系统,所以我非常看好这个应用场景,很实用。

  第三个是很好用。我觉得很好用是基于很多年的积累,因为这个“很好用”就是基于你们对于用户的了解比较深,你们现在做的事情就是给用户做选择题,你让我做加法,我挺难的,你让我做减法,我挺高兴的。让用户从十个选五个,总比从五个增加到十个容易的多,所以这本身就是用用户思维在考虑事情。第二个就是数据之间的打通和转换,有一个叫智能转化模块,就是两个数据怎么样用模块把它转换过来,这个在我们工作中遇到的太多太多,然后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在做科技部的项目时候,××数据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据,突然来了一堆数据,那么在这么多数据来了之后,我可能先进行数据清洗,再开发数据系统,然后再进行数据采样,这个数据是挺好的。但是我今天是用这个系统做分析的,分析完了之后,我想再用其他系统我再做一下,我又上了一个系统,它做出来之后,这两个数据结构是不一样的,这样我想如果我能把这些数据统一起来,可能这个数据量越来越大,对我这个分析也越来越准,所以说有了这个东西对我们又提出了一些新的想法,这就是对数据基因这个系统本身的一些粗浅认识。

  威海市经信委副主任 马龙

  国脉的东西能给人带来很多学习的内容,这次感觉有一点惊喜。今天看了数据基因后有一个非常好的感触,当年我们操作系统诞生是解决硬件和软件的问题,后来我们解决的是软件和软件之间,但是我们现在弄出数据来了,那我们数据与数据之间怎么交互,我感觉国脉想做这个事情,如果按照这个定位的话,自我感觉这个1.0版本这个雏形,希望成为数据交互的方向,这个是我自己对这个产品的感受。

  有了这种感受之后,我现在在想,如果我们按照以前这个操作系统来说,我们肯定是考虑这个操作系统的和谐性和进步性,从这一点考虑,我们肯定要把以前的数据标准化,这条路是走不通的,怎么办?这就是我们平台想做的事,我们现在要做的事情保证跟以前的数据接通,不要想着把以前的东西标准化再去做什么东西,这条路是走不通的。

  第二,我们这个产品,既然是产品,能不能真正成为一种系统,国脉来做行业版、地方版和服务版?微软是不是把软件相关的东西全部都包了?自然不是,它的核心要做的是基础内容,更何况国脉进入某个地方去肯定要拿出这样的一个基础的东西,通过这个东西可以培养一个产业链,所以这就是我刚刚讲的在别的产业链也能看到的东西,不管大数据的企业是多还是少,根本没有人考虑跟大数据有关的东西,也就是软件企业很多,做基础软件的像微软也考虑在里面了,绝大多数的软件企业不是做基础软件的,所谓的大数据企业也不是跟大数据相关的,这就是为什么他们不考虑这样一个问题,而国脉考虑了。国脉恰恰是一个大数据企业,这个是我对国脉的一些认识,其他企业更多的提供一些技术解决方案,比如智能系统,能不能提供智能服务,我们一再说按需提供服务,但是实际上“按需”是没有人提出来的,比如这些年我们在做什么创新创业,给各种各样的创业者搞创业大赛,这个事到现在为止干了两年,我到底应该开放哪些数据给创业者使用,没有创业者会告诉我们它需要哪些数据,它不需要哪些东西,我们也很难判断哪些数据是创业者使用的,那我们怎么办?我们还是要根据政府自己的判断,我们现在提供的是智能化,能不能再这一方面提供一些智能服务,到底创业者需要什么样的数据?再一个在地方工作过程中和智能有关的,比如“互联网+政务服务”,国家出台政策,地方都在做,但是很多地方都理解“互联网+政务服务”,政府的服务在地方上我们就说是高配了,但是实际过程中通过数据能区别出来,行政审批的服务在一个地级市就是一千到几千件,比如说我们的社保服务每天都是万件级的,差出一个数量级的,所以“互联网+人社”服务这才是真正社会需要的,我们的城市自己在分配这个数据,都认为我们政府掌握最多的数据,在“互联网+政务服务”上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数据,领导更多也是看我们的数据,因此我觉得数据基因这个产品对我们的帮助会很大。这个就是我自己的一些感受,谢谢!

  佛山禅城区经济和科技促进局副局长 李浩

  我记得节前的时候杨董在佛山开年会的时候就稍微展示了一下这个数据基因产品,今天参加这个发布会的现场感受,一是实际上这个数据基因产品正好符合政务信息资源建设发展的方向,我们通过这几年发布的政策文件发现,我们的政府数据真正需要发挥的作用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二是平台是融合起来了,但是实际上并没有实现真正的交流;三是我们把数据资源做一个整合,我们只是简单的从政府的柱状表、统计报表中获取信息,但是数据的定性分析,怎样对已有的数据做决策分析,这个也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四是这个还是一个新产品,还需要在应用中持续提升。

  我的建议是:

  一是国脉的数据产品主要是针对政务数据、产业数据和社会数据。但是不可能一蹴而就,国脉主要是从政府网站的评测、咨询从这个角度来做的,产品的推广一定要从国脉最强的地方、最擅长的地方入手,如果我们有自己的产品就会很有竞争力。

   二是对这个数据基因的产品,怎样与政府现有的这些系统进行整合。

  三是希望我们这个平台可以按照产业和政务区分下也许更好。希望这个产品的应用尽快有一个成功的案例,有案例之后我们才有说服力,我们是先有数据才有数据DNA的,我们在搞我们自己的系统的时候,当初在2015年推这个系统有很大的障碍,要让人适应计算机的应用,改变我们的传统思维和大众模式。

  四是希望这个数据DNA产品出来之后可以与现有平台进行融合。因为现在是“互联网+”时代,简单来看是一个物理链接,实际上是一个化学反应,把云计算、大数据用互联网技术进行融合,如何简单的把数据DNA应用到我这个行业里面来,能让这个产品展现出新的效果是当前很重要的问题。

  中软国际副总裁姚远

  我主要就大数据建设的三个主要的环节,结合我个人的故事,以及我个人在帮助客户和政府工作的一些经验和体会,提供一些问题供大家思考。前面各位已经谈了很多点,第一个我说的就是关于个人最简单的例子,我个人差不多30多年的通讯录,有电脑、手机上的,有windows的、苹果的、安卓的等等,各种版本经过不同的演进,试着用各种各样整合的工具都不成功,最后手机通讯录每一个名字下面有N多个重复的名字,那么为什么举这个例子,这可能恰恰是国脉今天发布的数据基因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我认为大数据发展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融、管、用。融就是整合、融通;管就是管理、开放;用就是把应用做好。那么它的这三个方面在实际工作中又各有各的问题,回到实际中去,我想这三大块组成了现在信息化建设的三大过程,现在有不少的大数据同行也好,个人也好,可能他觉得大数据的建设,只要把钱投进去,基础设施就建好了,投钱、投人力下去,可能一年、两年或者三年就做完了。其实从我们的经验来讲根本不是这样,它是一个重复的,不断滚动朝前发展的过程,形成一个闭环往前走。因为所有的东西不是一蹴而就的,不是你想要就能达到你想要的目的,可能有阶段性目标,但这个一定是阶段推进的过程。第二,大家希望今天把所有的数据整合在一起,其实离真正的大数据最终目标的建设还差一段距离,把所有的数据整合在一起,我们把部门数据还是社会公众数据整合在一起,90%其实都是垃圾,就算不是垃圾,但绝大多数也是重复的,这个是第一点。第二点,如果这些数据不能成为应用,不能成就我们大数据建设的最终目标的话,数据也是垃圾。

  回到我们大数据发展的整个三方面:第一个是整合和融通,这个我们碰到的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把不同的条和块、条下面有很多条,块下面有很多的块,把这些条、块怎么整合在一起,这个不是技术上的问题,这个是整个管理体制和各个方面的问题,这个我不做展开;第二个是这个数据整合进来我怎么去做最简单的第一步,就是数据的规则化和标准化,那么我们今天来讲国脉的数据基因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基础做数据整合的工具,这个是走出的第一步。而且随着产品的拓展,会带来很多的好处,我觉得是一个很好的工具,所以说在应用方面。那么第二个关于这个数据的整合融通是在条、块上,这个有成功的经验,但是它的范围还在某个层次上,而且这个层次推动的是政府在推动和引领,而且这个推动是是相当于政府在破除部委办,这个数据是我的资源不愿意放开。当然做的好的就是我们看到的某些城市它成立的班子推动大数据发展也好,它是可以跨部门的推动,这些是关于大数据建设的第一部分,数据的整合和融通。

  第二块管,管理和使用,怎么管理,怎么开放,这个数据拿来我是要管好,要去脱敏,涉及到个人信息和政府的一些敏感信息,怎么去脱敏,怎么去开放,给各种类型的部门、企业,怎样去做应用、怎么样去开放,我觉得这一点谈的很多的还是数据的开放度,我想在另一方面就是我们国家最欠缺的一块还是法律法规,法律法规怎样去保护个人数据,敏感信息也好,记录信息也好,当然我们现在有法律在里面,不够详细,很多东西都是在摸索阶段,在政府或者从省市地区往下走的话,逐步过渡到规则上可以建立起来。行政规则建立起来后,数据的保护和数据公开的法律法规应逐步建立起来。第二块就是怎么去制定一些东西,一些基本的东西是开放的,如果没有开放,个人也好、政府部门也好,都没办法去利用这个数据,那我们这个数据也是垃圾。

  第三是应用。首先要明确应用的目的是什么?目的最终我想不外乎三大块,辅助政府、扶正、会政、使政府产生所有的角色有数据和事实驱动,产生的数据是正确对待,并且是智慧的,当前这个现状也是最佳的,这是一块,对于企业来讲就是要帮助企业创新和持续发展这个为目的,而对于老百姓来讲就是利民,所有的东西在这里面,包括老百姓的衣、食、住、行都是方便的,对医疗、养老都是有帮助的,这个是一个宏观上的大的目标,所以你所有的应用这三个方面又不能脱离,对于大数据建设也好,智慧城市、智慧政府也好,这三方面都能体验到我这个东西是对我来说是有利的,这样能产生一个良性的循环,非常现实的就是我们到哪里去找哪些应用,而这些应用能帮助到大家,能体会到对我个人也好、企业也好,都能产生一个很大的帮助。

  那么应用是怎么来的,主要从两个方面的需求:一个是从应得需求,不管是政府还是企业也好,我有这个需求,你牵头把这个需求做好,这个是一种需求,另一种就是企业或者个人认识到这方面将来可能产生比较大的需求,其实它并不是单项的,而是双向的,所以说总结起来应该是大数据的建设离不开人、企业和政府,需求和应用都是双向,最后达成人人参与的大数据建设,或者是智慧条也好、智慧块也好,这个是更现实的一点,使大家能体现信息技术、革命和演进的建设能给自己的衣、食、住、行的带来更好的体验。

   中国软件网CEO 曹开彬

  感觉数据基因这个产品非常有意思。我做了很多年的软件咨询和研究,当我看到这个我在想把知识化的产品固下来,使得我们在做资源共享梳理的过程中更加标准,更加规范,我们这是一种数据资源共享和目录梳理的方法论,同时它还驾驭了一些数据共享和数据交换和管理,所以说这个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我的建议是:一个方面我认为这个产品可以加上两个东西,第一个是在项目管理这个层面加一些辅助性应用,因为整个产品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可能设计的人员比较多,所以都会有一些项目管理本身相关的内容在里面,可能对我们整个事情会更加有效。第二是从政府数据这涉及敏感的安全的问题,就是把数据基因系统的安全的要素和管理要怎么去实现,这个涉及到怎么更方便的去应用和推广的问题,比如说用一些云计算和SASS系统,刚刚我们专家提到了,不仅仅是演示,可能帮助咨询师和分析师能够通过远程就能完成一些任务,所以这样也会加快我们的一些进度,也会节省我们的一些成本。

  另一方面就是通过渠道,现在是通过我们对接政府部门,但是因为我这些年一直在做软件生态系统的建设,我发现这个渠道是非常的重要,这样能够快速把这个产品推广到全国,第二个除了这个线下的推广和渠道之外,我认为我们这个系统也可以打造一个生态链,尤其是可以与我们这些电子政务的业务系统和生产商建立一种合作伙伴关系,甚至是战略合作伙伴,这样在系统构建和维护当中,就能把我们这些标准和规范与他们集中起来,对我们后续利用可能更有效,所以说依托国脉在整个政务资源规划顶层设计这个方面打造一个生态,甚至是组建一个联盟也好,都是很有利的,也会很好的推进这个事情。

  北京凯英信业CEO 贾立东

  在座很多都是国脉现在的和未来的用户,我是做软件起家的,刚刚钟总提到了“平台化”,我感觉这个词用的不太好,有点传统软件的风格,模块化不足。举个例子,我们单位做了水利行业水利工程这个项目,因为我们国家的水利大坝都是十亿以上的项目,它的管理进度管和理都是表单,当然我们做的很多表单变成我们用一次表单收一次费,但是现在一共就推了三个客户,但是向这个方向努力呢,我具体的建议也不成熟,估计您都考虑到了,您是不是可以在某些省市或者区县只用您的基础版,做您最优势的那块,您的咨询优势转化为模板优势这块,这样您增加了一个客户群就是软件企业,现在我感觉您的客户群基本是政府客户,如果您免费了或者很低的按次收费,好多单位只有一两个人能定这个字段的名称是什么?最终可能是信息化主管的那个司局或者是主任。这些单位都有经销商或者是软件商,很可能帮你销售。还有一个刚才提到行业趋势最大的市场,我建议你能不能跟你的客户一起,就是与别的小伙伴一起把这个数据元和元数据提炼上来,你一审核,既有利于政府优势的推广,因为政府的客户,又有利于建立合作伙伴,这个有点互联网思维,就像吃自助餐一样,吃一个很便宜,但是单点就很贵。发挥国脉最强的优势。

  我建议数据基因产品第一个可以开发基础版、增值版、行业版、免费版等不同版本;第二个就是利用行业合作,这个也是我们国脉的优势,可以和客户一起把政府机构变成审核人和支持人,也可以提供一些表单,这些表单也可以按次收费,我不知道这些表单是什么模式,我来也是抱着这个希望能跟国脉有一些合作,因为国脉的顶层设计和规划在国内是领先的。

标签:

责任编辑:admin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