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新媒体遇上大数据 个人信息如何保护?

2016-06-21 10:06 来源:济南日报
浏览量: 收藏:0 分享

1466477837675332.jpg

  市民常先生是个“手机控”,近年来,随着微信与政务民生的跨界连接更为全面,办理户籍业务、车辆违法信息查询、预约挂号就诊,动动手指轻轻一点,常先生通过各类手机APP及公众号平台就能轻松实现。

  不仅限于政务民生,“互联网+”的触角已深入生活中方方面面,网约车、订外卖、买车票……虽然各类平台给常先生的生活带来便利,但他还是有些顾虑:“使用时需要注册,我的姓名、手机号甚至地理位置等个人信息,平台上

  都有,会不会被非法利用?”据了解,为保障个

  人信息安全,未来企业在采集数据时

  将有国家标准。

名词解释

何为政务民生公众号?

  政务民生公众号,是指由全国各级政府及相关民生部门在微信平台上开设的公众号(包括订阅号和服务号),使公民、企业与政府工作人员都能快速便捷地接入本部门的政务信息与业务应用,使之能随时随地获取所需的信息和服务。

数说政务民生山东政务民生微信数量全国第三

  ●8.3万个公众号:截至2015年8月底,全国政务民生微信公众号的总量超过8.3万个,其中经认证的账号占到62.6%。

  ●覆盖全国31个行政区:除台湾地区外,政务民生微信覆盖全国31个省级(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及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同时,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等40余个国家的政府部门也将微信作为“连接中国”的新方式,纷纷开通订阅号和服务号为中国公众提供信息和服务。

  ●账号总量全国第3名:在2015年省级行政区政务民生微信排名中,山东省以5606个账号总量排名第3,较2014年上升1位。活跃用户规模一项排在第4位。

  ●涵盖54个领域:2015年,微信与政务的跨界合作应用越来越广泛,涵盖公安、医疗、党政、人社、司法等54个领域。

互联网+公共服务 让“群众跑腿”变“指尖办事”

  移动互联时代,政务管理与互联网逐步走向深度融合,微博及微信公众号已逐步成为政务民生最重要的平台。据统计,目前我国政务微博账号近28万个,政务微信公众号已逾10万个。

  作为国内政务民生微信排名前三甲的省份,山东省的政务新媒体较为活跃。据2015年发布的《山东政务新媒体综合影响力报告》,截至2015年2月28日,山东省县处级以上单位共开设认证政务微博账号超过3500个、微信账号2100余个。青岛、威海、济南、烟台、临沂成为山东省开通政务新媒体(微博、微信)数量最多的五个城市。

大数据运用广泛 个人信息获取成“双刃剑”?

  不仅仅涉及政务民生,互联网的触角已延伸至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随着互联网发展越来越快,手机APP、微信公众号也变得越来越多,与之相应的是我们的个人信息被越来越多的机构和大数据平台持有。

  有观点认为,大数据犹如一把双刃剑,它给予我们个人及社会的利益是不可估量的,但同时带来个人信息安全及隐私保护方面的问题,也正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一系列的事例也印证了上述顾虑。2013年,2000万条酒店住宿记录因第三方存储漏洞而泄露;2014年,苹果公司iCloud漏洞导致个人照片外传;今年6月,成都一女子投诉专车向其发送骚扰信息,揭露了打车软件泄漏个人信息的“黑洞”……近几年,几乎每年都会发生数据泄露导致的安全事件。

  2016年以来,公安部监测发现查处境内窃取用户隐私、推送欺诈、垃圾信息等恶意程序,以及传播色情低俗、暴力恐怖等违法信息的违法移动应用8714个,涉及全国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412家移动应用发布平台。

出台政策监管 数据采集未来将有标准

  工信部相关部门负责人曾对媒体表示,大数据时代到来后,随着大数据、云计算技术方式的使用,个人信息的价值不断被挖掘、被使用,但是安全保护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基于多年研究大数据的心得,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沈阳认为,在使用大数据过程中保护个人隐私,一方面需要司法机关发布有效的法律判例,对侵犯隐私行为形成舆论压力,另一方面要加强大数据隐私保护研究。

  “对于个人信息安全规范的标准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在数据采集阶段,对企业收集用户个人信息要有合理限制,不是什么信息都可以收集;二是对信息收集之后的管理制定标准。如何在促进产业发展和保护个人信息安全之间取得平衡,是标准制定工作的难点。如果太严,则会阻断很多信息的流通,但如果过分强调产业发展,不加管制,就不利于个人信息保护。”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高林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标签:

责任编辑:admin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