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持续加速,“双刃剑”区块链要如何突破现有瓶颈?

2020-09-29 15:51 来源:网络
浏览量: 收藏:0 分享

  在数字经济不断加速发展的当下,数据作为一种生产要素,正在变革旧的生产关系,创造新的业态。作为保证数据安全的重要基础设施,区块链和产业链融合的程度不断加深,并开始发挥重要作用。

  “和原来的工业时代劳动力、土地资本这些相比,数字经济时代增加的要素就是数据。通过数据资产化和资产数字化,可提高交易的效率和价值。”在近日举行的 2020(线上)智博会区块链高峰论坛上,信通院院长刘多表示。

  但大量数据上云,在变革生产关系的同时,数据的窃取、篡改、干扰、滥用等等恶意行为时有发生。“我们迫切需要一个更可信、公平、安全、透明、低成本的互联网基础设施,区块链应运而生。”杭州趣链科技CEO李伟告诉界面新闻记者。

  根据刘多的测算,我国在2020年全国基础设施投资建设规模预计达20亿万元,其中新基建会占到10%,达2万亿。“(在这当中)区块链的行业市场应用空间是非常大,目前占到了38%。”

  在数字经济时代,行业普遍认为,区块链能够提供最基础可信的协同基础设施,推动价值互联与数据可信。优势资本创始人吴克忠在2020线上智博会现场提出,大数据和云计算是处理数据,人工智能是在最高阶段来运营数据,把数据当做一个运营对象,所以数据是未来经济的核心,而区块链是它的保障。

  区块链正逐步成为一个经济引擎,“社会各界已经基本形成共识,尤其是联盟链在赋能实体经济、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塑造数字经济的新产业形态,服务政务、民生、社会治理方面会发挥重要的作用,而且它将直接为我国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做出贡献。”浙江大学软件学院副院长、浙江大学区块链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蔡亮教授称。

  过去一段时间,联盟链在赋能实体经济上飞速发展,食品溯源、供应链金融等方面的落地案例层出不穷。但另一面,区块链也是“一把双刃剑”——由于区块链发展仍然处于早期阶段,依然面临着技术、应用、安全等多方面的挑战。

  就当前的区块链发展瓶颈,刘多认为有三点:

  一是区块链商用目前仍存在性能瓶颈,技术需要完善。目前大多数区块链基础设施是以太坊和超级账本的底层架构来构建,国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相对缺乏。再就是,区块链技术在应用上仍不够成熟,不足以满足各行各业的相关业务需求。另外,区块链作为基础设施,如果不能保障安全性,那么上链项目的服务安全性也无从保证。

  其次,目前区块链建设模式仍不清晰,商业价值需要探索。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特征,导致参与建设者众多且分散,在整体组织形式节点建设,需要统筹考虑,包括传统IT系统的改造等。其次,建设主体难以明确,资金成本需要相应管控。

  应用模式仍然比较单一,业务场景也急需拓展。根据信通院2019年的统计数据,我国区块链项目中金融和电子政务的项目占比达到60%。这两个类别数目最多,规模最大,如何将区块链作为基础设施赋能各行各业,仍然需要做很多工作。

  再者,新的运行模式对现有的法律和监管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区块链随着技术不断的演进,一些新的运行模式对法律和监管也会提出要求,包括市场主体的监管、内容的监管以及金融的监管,目前都面临着一些发展模式的挑战。

  另外,蔡亮教授指出,随着区块链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网络安全和金融安全可能将被影响。随着上链的资产越来越多,越来越有价值,以后区块链领域面对的网络攻击频度和强烈程度可能前所未有。在金融安全领域,过去一年出现的许多基于区块链的金融基础设施对于国家的金融风险可能很大,人民币国际化以及人民币铸币权也会受到挑战。

  不过,据蔡亮介绍,当前我国针对区块链电管框架已经初步成形。

  中央网信办在2019年2月15日发布了《区块链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公安部2019年4月25日发布《区块链服务信息网络安全要求》。中央网信办已累计公布三批共730个区块链信息服务备案。《信息安全技术区块链信息服务安全通用要求》已通过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立项。

  蔡亮认为,在监管领域,一是要制定一个以链治链,全面监管的区块链监管体制标准和框架;二是积极配合这些区块链,研究嵌入式的监管,使得监管能够看到链上的一举一动;三是对于不配合的链要研究一些技术能够积极主动探测发现,并且处置;四是要最终形成一个涵盖内部监管、行业监管的一个协同监管体制。

  “一定要加大力度踏踏实实做好国产、自主、可控的联盟链关键技术。对这样一个国家级的网络基础设施,绝对不能被外国人再一次‘卡脖子’。特别是近期,区块链的监管非常重要,这也是区块链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蔡亮强调。

标签:

责任编辑:bozhihua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