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分析模型在物资采购审计中的实践案例

2019-04-12 14:50 来源:网络
浏览量: 收藏:0 分享

  背景介绍

  A公司属于特大型企业集团,业务覆盖全国各地,信息化程度较高。在物资采购领域基本实现了信息化,大部分采购业务都在该系统中运行,有较为完整的数据链,且其物资采购管理系统已运行了近十年的时间,具备了大数据分析的条件。

  经前期调查,该公司在物资采购价格方面主要存在两类风险:

  价格异常高风险。供应商可能通过操纵投标环境,相互串通,抬高价格,使企业蒙受损失;也可能由于市场原因,物资跌价未及时调整而引起的损失风险。

  价格异常低风险。供应商可能在招标过程中弄虚作假,把不生产或不准备供货的物资报价异常低,从而降低整体投标价格,达到中标目的;也可能存在内外勾结,降低物资质量或者多买少供谋取利益。

  建立数据分析模型

   利用SAP HANA软件对订单数据进行整理

  1. 汉化并剔除冗余数据

  首先,要对原始数据进行汉化。这是开展分析的第一步,也便于审计人员充分理解和认识数据,为下一步分析做好准备.

  其次,对数据的结构、特点、性质等开展分析,剔除干扰数据,寻找审计突破口。

  2. 对原始数据进行横向扩展

  (1)计算平均单价。以每种物资编码为基础,分别计算各年度的平均单价。使用的SQL语句是:select SUBSTRING (TO_CHAR (TO_DATE("创建日期"),'YYYYMMDD'),1,4) as "年", "物料编码",avg("含税单价") as "平均单价" from "订单" GROUP BY SUBSTRING (TO_CHAR (TO_DATE("创建日期"), 'YYYYMMDD'),1, 4), "物料编码"。

  (2)计算偏差金额。按每项订单的含税单价减去平均单价,再乘以数量。使用的SQL语句是:select * ("含税单价"-"平均单价")*"数量" as "偏差金额"  from "订单数据"。

  (3)计算偏差率。按每项订单的含税单价减去平均单价,再除以平均单价。使用的SQL语句是:select * ("含税单价"-"平均单价")/"平均单价" as "偏差率"  from "订单数据"。

  (4)设定偏差等级。为了便于分析,将采购单价偏差率设定七个档次,即小于-100%为一档,-100%至-50%为二档,-50%至0%为三档,0%至20%为四档,20%至50%为五档,50%至100%为六档,100%以上为七档,偏差越高,说明存在的风险就越大。使用的SQL语句是:select * '7' AS "偏差率等级" from "订单数据" where "偏差率" >= 1,并分别对不同区间的偏差率进行赋值。

  利用power BI软件构建数据分析模型

  分析模型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即第一部分为切片器区域,审计人员可以根据需要从上述9个维度进行数据筛选;第二部分为图像可视化区域,根据分析思路,可以按饼图、柱状图、散点图等形式进行展示,点击图还可穿透查询相关的数据;第三部分为原始数据区域,随时根据筛选条件,显示订单数据。此分析模型最大优点就是非常便捷、实用、灵活、易操作,可以适用于审计人员在价格分析时的多种思路,满足不同审计需求。

  数据分析模型的应用实例及效果

  异常订单总体情况

  这里所称异常订单是指含税单价的偏差率大于50%的采购订单。按照单价偏差的程度划分为二个等级,即偏差率50%至100%为一档,偏差率100%以上的为一档。查询后,201X年至201X年异常订单共XX多万条,采购金额近XX亿元,偏差金额数XX亿元,说明A公司在物资采购领域还有很大挖潜增效的空间。

  按不同维度分析

  1. 按采购单位分析。主要侧重于分析各单位的物资价格水平,有利于分清主体责任。在分析实例中,发现部分单位存在未严格履行招标程序、议标程序不透明、越权采购、管理层舞弊等问题,是造成采购价格偏高的主要原因。

  2. 按物资类别分析。主要侧重于分析各大、中、小类物资采购价格水平,可以有针对性的发现偏差较大的物资类别,及时锁定重点审查对象。通过模型分析,发现了下属公司的煤炭、专用管材、仪器仪表等物资偏差金额较大,为降低成本,审计组建议将这些物资的采购权限上收,实行统一集中采购,进一步压缩下级单位操控价格的空间。

  3. 按供应商分析。主要侧重于对某一个供应商整体供货情况分析,针对性较强,特别是对总体偏差金额较大的供应商作为分析重点,审查是否存在内外勾结、抬高物价的现象。

  4. 按责任单位分析。主要侧重于分析各责任的物资管理水平以及采购制度执行情况。通过模型分析,进一步加强了对责任单位的业务督导,优化了管理方式和管理机制。

  思考与启示

  转变审计理念,是创新数据分析方法的源泉。信息化是审计发展的必然趋势,非现场审计、持续审计以及云审计的出现,已使传统审计“脱胎换骨”。对于审计人员来说,只有提高认识、转变理念,才能不断创新审计理论和技术方法。

  加强信息技术培训,是推广应用数据分析工具的保障。目前,大部分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还是以财务、工程专业为主,信息技术方面并不擅长。所以,有针对性开展培训,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注意培训对象要年青化、培训内容要实用性、培训方式要多样化。

  转变审计模式,是提升数据分析工具应用效果的关键。信息化环境下,运用分析工具的特点是审查范围广、内容多、情况复杂、发现疑点多,并且核实的工作量大、耗时长。积极推进“集中分析、分散核查”的审计模式,既可以提高了审计效率和质量,又可以降低了审计成本。

标签:

责任编辑:bozhihua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