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不是矿藏,而是土壤

2019-02-15 16:49 来源:总裁读书会
浏览量: 收藏:0 分享

  在总裁读书会精品课上,朱小黄为我们推荐了《数据之巅》这本书,这周小书僮陪你一起来精读这本书。

image.png

  数据之巅的“颠”有三个维度: 一是技术维度,即人类使用数据的巅峰形式是让机器使用数据, 通过机器学习实现智能化;二是文化维度,登上数据之巅,俯览数据文明的兴起; 三是政策维度,大数据的建设需要站在巅峰之上的顶层设计。

  数据文化是尊重事实、强调精确、推崇理性和逻辑的文化。数据文化的匮乏,是中国之所以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建设这种文化,中华文明的面貌将焕然一新。

  大数据不是矿藏,而是土壤,开放的数据即为土地上的河流,河流流过之处,就会孕育起发达的数据文明。

  以人口普查为基础,美国的建国者构建了用数据分权的方法,这不仅调和了民主与共和的矛盾,就人口普查本身而言,也是一项创新。因为国家权力—议席要按人口数量来分配,各州需要向中央政府缴纳的税收也要按人口来分摊,权利和义务得以互相制约:想通过夸大人口基数获得更多议席的州,也要相应承担更多的纳税义务;同时,想要通过隐瞒人口增长来避税的州,将在国家权力的分配中失去应该得到的席位,这种互相约束的关系保障了人口普查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专制的暴君把会计系统尽可能搞复杂、把人搞糊涂,以操纵税收和财务工作,但一个共和国的货币体系应该简单,简单到最普通的人也能方便地使用。” 换句话说,共和国的目标就是让一切计算变得简单,让每个人在商业活动中都能成为自己的计算器,而不依赖他人。计算能力不仅仅是自由经济的需要,也是自由社会、自由人的需要。

  无论是霍尔瑞斯的发明、IBM的崛起,还是第一台商用计算机的出现,都离不开美国人口普查产生的庞大数据……令后人不胜感叹的是……一个政治决定,历经百年演变,却推动美国登上了信息技术的巅峰,引领全世界迈进了一个新的社会形态。历史之曲折、奇妙和伟大,我们后人应该如何思考、诠释和借鉴?

  面对错综复杂的利益冲突和政治压力,话不用多说,就让数据来一决高下!

  总统身边的幕僚、亲信、内阁部长当然都从中看出了端倪,他们都意识到,要想获得项目和拨款,就必须用数据说话。这在美国政府掀起了一股数据浪潮,各个政府部门都开始招聘、雇用一大批统计学家和经济学家,以确保自己在“数据竞争”中不落于人后。

  在国会的听证会上,每一个数据如果稍有含糊,每一个逻辑推理的链条如果断裂,都有可能被虎视眈眈的竞争对手揪出来,受到质疑和挑战。这种严谨的、针锋相对的辩论,最终推动了成本收益评估方法的规范和改进。

  用道德的名义反对生命价值的量化,其实是无知的表现,也是真正漠视人类根本利益的表现。如何完成这种量化,才是理性人类真正的挑战。

  如果民族复兴有明确的定义和目标,那中国的学术界不仅需要对这个进程进行量化,而且还需要百家争鸣,出现多种量化模型。原因有三个: 一是唯有量化,才可能对一个进程进行管理; 二是从美国工程兵团和农垦局之间的数据竞争中,我们可以看到,正是竞争使得量化的过程不断完善; 三是每一个数学模型都有其局限性,多个模型可以互为补充。

  中日差距形成的历史原因,关键在于两个国家的国民对待先进文明的不同态度。日本人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坦荡地面对自己的失败,真心诚意地向西方学习,因为善于学习,1936年这轮起源于西方国家的统计革命,却成为了一个亚洲国家崛起的契机;因为善于学习,这个小小的国家爆发出了惊人的能量,仅仅用了15年,就从残垣断壁的一败涂地中崛起,并与全世界最强大的国家并驾齐驱……面对日本的崛起,我们中国人更应该这样问一问自己:“日本行,为什么我们不行?!

  一个国家的开放,应该首先指向它的内部……和对外开放相比,内开放更加重要,它决定了一个国家长期的发展和命运。……内开放不仅关系到公民的自由、权利,还是政府管理社会、调控市场、服务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更重要的是,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据将像传统的“人、财、物”一样,成为重要的生产资料和创新资源,内开放的程度,将决定一个国家发展的动力、一个社会创新的活力。

  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表面上是科技竞争、经济竞争,但归根结底,还是国民素质和文化的竞争。没有一个健康、理性、与时俱进的文化,一个国家就难以变得强大,本书的努力,就是试图在中国,把数据这个科技符号变成一个文化符号,将大数据这个高端精英的话题变成一个大众话题,使数据文化进入中国人的视野、融入中国人的意识和血液。

  数据就是静态的历史,历史就是动态的数据。历史的碎片,就是游离的数据;历史的迷雾,就是模糊的数据;历史的盲点,就是缺失的数据。用数据构建的历史,因为精确的细节而永远鲜活,数据越丰富,后世的历史学家也就越能经由数据更好地再现当时的社会。

  我们研究美国、学习美国,并不是为了成为另一个美国。学习始于模仿,但好的学习,目的是超越。对中国而言,甚至“超越美国”也不是最终目的,我们的目的,是要为世界进步做出更多、更突出、更前沿的贡献,就像柴洪峰先生说的,要在人类的文明史中讲述自己的故事、重放民族的荣光。

标签:

责任编辑:bozhihua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