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冰之:数据驱动的政务服务创新

2018-08-31 12:35 来源:数邦客
浏览量: 收藏:0 分享

   国脉董事长杨冰之应邀在“信息化百人会公共政策圆桌会议”上演讲。

  2018年8月25日,汇集众多信息化领军人物的“中国信息化百人会第29期公共政策圆桌会议”在京召开,国脉互联董事长、首席架构师杨冰之作为重要发言嘉宾应邀参会。

  本次会议由中国信息化百人会、互联网实验室主办,北京信百汇信息经济研究院承办。来自国家行政学院、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北京信百会信息经济研究院、国脉互联、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学院、华为、微软、亚马逊30多家单位的专家参会。

image.png

中国信息化百人会第29期公共政策圆桌会议

  国脉互联董事长、首席架构师杨冰之以“数据驱动的政府服务创新”为题发表演讲,基于对数据变革时代的洞察和国脉在数据服务政府方面实践,就数据驱动政府变革、政府流程再造、政府服务创新和未来展望等发表了观点,具体如下:

image.png

国脉互联董事长 杨冰之

  一、回顾四十年改革经验,数字化时代的政府变革重点依然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公民的关系。

  从1978年到2017年,40年广东发展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处理好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激发了全省创新创业的热情。

  “一门式一窗式”的首发地是广东禅城。我们不要小看“一门式”“一窗式”“一网式”,因为自“政府”存在几千年来,政府和老百姓所处的地位一直都是不平等的,通过“一门式一窗式一网式”改革,形成不见面办事的业务,使群众在心理位置上取得了巨大的平衡。

  人类已进入数字空间,数字化时代将重塑政府与市场、政府与公民等各种关系。未来几十年的核心,仍然是处理好政府内部的关系,以数字政府建设为抓手,按一体化、智能化、网上网下协同来建设。

  二、数据作为嵌入人类进化进程的新变量,推动社会运行机制从“以业务为主导”向“以数据为主导”转变。

  我们看待数据时代,首先要认识数据。数据是嵌入人类进化进程的新变量,在思维方式和要素选择中,都要加入数据维度,社会的发展路径和逻辑也在发生变化,从过去主要是满足和适应传统业务逻辑,向以数据为主导再造业务逻辑转变。

  数据正在重塑当今时代资源观,使文明范式、发展方式和社会发展模式发生巨变,推动文明范式的跃迁、发展方式的转型,形成社会发展新模式。

  三、数据、政府、治理关系的认知,三者互动决定区域的未来格局。

  数据塑造政府新生命、新空间、新动能,优化与改造传统政府资源配置能力。数据利用能力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新标志,在数据成为人类发展新变量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不确定性。

  我们看到政府长期以来就是社会管理者、规则制定者、利益平衡者。讲到公共服务的问题,一定是治理的问题,在数据时代,公共服务越来越不是靠政府单向供给,新制度下的治理文明是多主体共同参与、共建共享共治的格局,与数据精神一致。

  数据、政府、治理三者之间的关联越多、越广、越深、越动态,三者之间的互动程度将决定一个地方、城市、国家的未来格局。

  四、数字化时代,地方政府在激情与冲动中展开服务模式创新的新一轮竞赛。

  国脉参与了浙江、广东等地政府的大数据项目。从与地方政府的交流来看,当前各地提出了很多概念,比如浙江“最多跑一次”、江苏“不见面办事”、山东“一次办好”、广东“指尖办”、北京海淀“码上办”、深圳“秒批”、佛山“秒级服务”、贵州 “服务到家(上门办)”,还有主动办、主动帮等。

  每个地方(省、市、区县) 都希望能提出一个响亮的口号,表现政府在公共服务方面的创新、创意和决心,这么多口号的背后,一方面反映的是政府的服务焦虑,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政府服务在发生大的竞赛和创新追求。

  五、从浙江“最多跑一次”看政府服务创新,本质是体制机制创新,按数据流动逻辑实现政府流程再造。

  国脉参与浙江“最多跑一次”项目已有一年多。最多跑一次”是什么?其最核心的是“减”和“优”。“减”的是人员、环节、材料、时间,“优”的是流程、环节、模式。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就要做到数据标准化、数据责任清单化、数据和事项一一关联,要做到每个字段、每个部门能确保提供,这里面重要的是数据认责平台,明确哪个部门提供哪个字段,政府的数据库中有字段和数据后,绝对不允许老百姓再做二次提供。我一直强调一个观点,所有的证明原则上都是政府及相关部门提供的,既然是政府提供的证明,就应该不需要老百姓在其他地方提供证明。

  “最多跑一次”的优化思路,是要按数据的流动逻辑,而不是传统业务逻辑。包括“最多跑一次”等在内的政府公共服务创新,本质上是体制机制的创新,而不是传统数据业务进行简单的现场化、网络化、数据化。

  “最多跑一次”的核心要点是数据换人、数据认人。指的是电子化材料的法律效应,要做到少提交材料、表格,实现多表合一,基于字段进行归类、合并。很多证明表格都有姓名、身份证号、联系方式、家庭住址、民族等,按理这些信息政府若已掌握,其实填个身份证号即可,所以凡是政府数据库里的材料,原则上不应该由老百姓再提供。

  最高的境界是数据自动化流转、尽量不要人为干预,减材料、减事项、简政放权、放管服改革,从“天”办到“秒”办甚至“不办”。

  六、营商环境是政府服务质量的试金石。

  目前全球办一个企业的最快速度是0.5天,而且不需要缴费,但中国现在最快的是3天。其实很多地方的政府服务已经做得很好了,但仍然不够,比如企业在和金融部门打交道、开办注册行/账户方面,就至少要花1天的时间。因此,我国在营商环境方面还有很大进步空间。

  中国的营商环境在国际上尚处于中等水平,要抢夺国际国内资源就一定要在营商环境上下功夫。

  七、数据驱动政府服务创新的动力体系与制约因素。

  数据驱动政府服务创新的行政体系与制约因素在于成本、效率和质量,未来地方的竞争力不在于对资源的争夺等,而在于营商环境、信息化服务、数据开放程度。这方面各地都在竞争,但有很多问题:

  1.数据问题。国脉已参与全国多个地方的信息资源目录咨询工作,发现很多地方报的目录存在不全、不实、不准、不新等问题,编目规则、细节还存在很多差异,数据质量整体还不够高。国脉最近也在开展全国1000多分数据元方面的文件搜集整理工作,从国内来看,关于数据的标准化程度非常低,比如国别划分标准,有国家标准、也有一些部委制定的标准,有些编号“美国01、中国02”,有些编号“中国大陆01、香港02、澳门03、台湾04、美国05”。还有数据规则和数据流动性问题,数据流动是数据共享、开放的主要目的。

  2.制度问题,包括机制、规则、部门角色等。

  3.能力问题,包括数据应用能力、场景设计能力等。

  4.意识问题,包括权利、责任、风险、奖惩等,政府服务创新做好后,如何奖励还不够明细,很多地方都是数据相关的技术和运维,但本身这项工作是改革性的,光靠技术驱动远远不够。

  八、数据与服务的关系是一体两面。

  数据即服务,数据能够支撑、衍生和优化服务,数据流与服务流相融合,融合即创新。数据流动越多越快,服务创新力就越好,如数据能够流动到老百姓手机上去,就衍生了很多服务。未来要以数据优化整合流程优化,以数据替代物质材料(各种纸张、证明)、以数据流替代人工流。

  九、数据与服务创新的逻辑、方法与挑战。

  数据与服务的创新逻辑是以人为本、数据赋能。方法方面,一个解构,一个是重构。解构包括元素、流程、环节、主体(元服务与数据化);重构包括目标、流程、逻辑,要实现数据替代策略,手段是关联、融合、创新。

  目前来看,在数字时代,公共服务表现为如下几点:①通用和个性,现在的服务都是通用服务,很难提供个性化服务,但老百姓每个个体都不一样,他们希望得到个性化服务;②公平和效率,包括城市、各种人群、城乡问题、数据能力强弱问题,不同的情况所需服务不一样;③动力和压力,我们现在为什么有创新激情,除了对资源的争夺外,还有压力,看到别人做好了后的竞争、比较压力;④规范与创新;⑤成本与质量,使我们在数据时代的服务比过去传统线下服务质量更高、效率更快、老百姓获得感更强。

  十、未来展望——创新无止境、服务无止境。

  关于未来展望,首先是要“认清”政府在数据世界的作用与角色,在一个新兴世界政府到底应该扮演什么角色,是把当前现实世界的政府角色和职能直接平移过去,还是形成新角色、新职能。在网络世界,政府并不是很强势的原因之一,是技术的主导权不在政府手中。

  第二个是“借鉴”,包括非政府机构的创新服务给我们带来的启示与压力。现在政府压力很大的一点是,企业可以做到秒杀、送货上门等服务,而政府为什么不能做到秒办、上门服务。

  第三个是我们要“洞察”未来技术持续进步的推动力和人性,到底未来数据时代人的需求是什么,要深度洞察和深化。

  第四个是“未来”,面向数字政府建设,要加快内部组织改造、实现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改变过去工业时代建立的扩展制、金字塔型政府、条块分隔非常明晰的体系,在网络世界建立智慧化、协作型智慧政府转变,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挑战。

标签:

责任编辑:bozhihua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