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2017年抢占大数据发展招商新高地

2017-09-19 10:58 来源:贵阳网
浏览量: 收藏:0 分享

在刚刚闭幕的2017贵洽会上,贵阳市以大数据项目为主导,成功签约项目41个,签约金额153.6亿元;今年1至6月,贵阳市大数据及关联产业规模总量达756.19亿元,同比增长27.05%;2016年,贵阳市大数据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650亿元,占全省比重超过50%;

  一张张靓丽的成绩单,凸显了贵阳市近年来聚“数”而为,腾“云”而上,抢占先机发展大数据,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实干精神。

  阿里巴巴来了,高通来了,英特尔来了,富士康来了,华为来了,苹果也来了……世界500强企业争相到贵阳发展大数据产业,贵阳正从工业时代的跟随者,成为大数据时代的积极引领者;正从一个偏居中国西南的三线城市,一跃成为全国甚至全世界大数据产业的新高地。

blob.png

  在贵州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展示中心,工作人员介绍“7+N”朵云

blob.png

  “2017贵洽会”嘉宾走进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产业生态示范基地

  抢占先机 从先天优势到先行先试

  9月的贵阳,山青天蓝,气候宜人,盛事连连。

  9月9日,嘉宾云集,成果丰硕的2017贵洽会刚刚落下帷幕,厂商齐聚、佳酿毕至的第七届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又拉开序幕。无论是贵洽会还是酒博会,贵阳的大数据产业无一例外让中外嘉宾倍感兴趣。

  9月9日,由110余名中外嘉宾组成的考察团走进贵阳市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参观考察贵州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展示中心、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产业生态示范基地,了解近年来贵阳市大数据产业发展情况及取得的成果。

  来自俄罗斯、法国、巴西、日本、泰国、柬埔寨等国的外宾及国内客商对贵州大数据产业的发展表现出浓厚兴趣,在了解了贵阳大数据商用、政用、民用等方面的成功应用后,纷纷为贵阳大数据改善民生、带动产业转型升级、助推城市更好更快发展点赞。

  “感观上‘高大上’,具体落地却又很‘接地气’,能跟民生紧密结合并实现具体应用,贵阳做得非常好。”法中经济文化教育交流协会华中区副主席、湖南和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段军如示说。

  贵阳似乎与大数据产业有着“先天”渊源: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均气温15.3摄氏度可使数据中心天然降温,同等条件下省电三成;地质构造稳定,罕见地震、台风等灾害,数据安全有保障;电力资源充足,直接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作为西南陆路交通枢纽,随着贵广高铁,沪昆高铁、黔渝高铁等多条高速铁路的开通,贵阳的区位优势更加凸显。

  如今,“避暑之都”有了另外一张靓丽的名片,那就是“数都”。

  从2014年开始,贵州省委、省政府就认准了机会,将发展大数据产业作为战略行动,视为贵州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启动创新驱动,实现后发赶超的最佳路径。2015年贵阳举办首届数博会,招揽各方企业、英才到贵州发展大数据产业。

  2016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网信办发函批复,同意贵州省建设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这是全国首个获批建设的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

  作为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核心区,贵州省会城市贵阳市打响大数据“突围战”,围绕商用、政用、民用开发大数据核心业态、关联业态、衍生业态,加快培育大数据产业,不断完善大数据法规体系,持续聚集大数据人才,迅速抢占大数据发展制高点,大数据产业规模总量连年保持高速增长。

  2017年上半年,贵阳市新引进大数据产业项目247个,投入运营129个,产业规模总量达756.19亿元,同比增长2705%,与大数据相关的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投资51.8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9.1%,增速高于全省投资增速8.1个.百分点;同时,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信息业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长64.3。大数据相关产业已成为贵阳市经济增长强有力的新引擎,大数据正在变成大产业、大机遇正在变成大红利。

  外引内培 大数据产业在贵阳落地生根

  近年来,贵阳市投资促进系统坚持以大数据为引领,紧紧围绕大数据核心业态、关联业态、衍生业态三大业态,紧盯独角兽、小巨人及成长性好的引领性企业项目,坚持外引内培策略,推动大数据应用在贵阳落地生根,基本形成“在谈一批,签约一批,落地一批”的大数据招商良好态势。数据显示,2016年以来,全市新引进大数据产业项目520个,投入运营382个。

  今年8月14日,“投资中国·贵州行”大数据考察小组对贵阳市大数据产业相关项目进行考察。本次参加大数据考察小组的上市公司包括洋河股份、大庆华科、贵州茅台、骅威文化、柏堡龙等。其中,多家上市公司正加速布局大数据产业。

  根据贵阳市此前发布的《贵阳市大数据精准招商规划(2016—2020)》,贵阳市将引进15家以上大数据领域的世界500强企业,引进30家以上大数据领军企业,引进100家以上有竞争性的大数据骨干企业,培育5000家以上大数据创新创业企业,引进20家以上大数据智库,形成三类业态协同发展的大数据产业生态体系,打造出大数据全产业链。

  2015年,当贵阳第一次举办“数博会”的时候,招展还十分困难,当时为了扩大数博会的影响力,时任贵阳市委书记的陈刚亲自带队上门拜访企业。三年后的今天,国内外知名大企业纷纷主动要求参加2017年“数博会”,全世界著名的IT公司大佬悉数到场,贵阳“数博会”已成为国际大数据产业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

  贵阳市通过招商引资,已成为全球大数据产业新高地。百度、阿里巴巴、腾讯来了,微软、惠普、甲骨文、戴尔、苹果也选择了贵阳。目前,移动、电信、联通三大运营商率先建成大型云计算数据中心基地,国家级的文化行业大数据中心、华为全球数据中心基地、腾讯全球核数据中心先后开通建设;已建数据科研机构28个,建成科技企业孵化器36家;贵阳在全国大学毕业生流入地排行榜中升至第七,越来越多的高科技人才选择了“贵漂”。

  在贵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不仅有戴尔、IBM这样的国际知名企业,也有货车帮、“东方祥云”、朗玛信息这样的土生土长且已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的本地企业。

  “筑民生”平台于今年2月27日正式发布,集成教育、民政、公安、卫计等11个政府部门,和途牛网、房天下、智联招聘等26家商业机构的172项服务,真正实现服务的“一窗受理、一站式服务”。贵阳人口健康信息云平台完成了全市25家二三级医院和18家基层医疗机构数据对接,已汇聚诊疗数据7.9亿条。

  中国每年因洪灾损失超过3000亿元人民币,因灾死亡人数超过1000人,其中70%的死亡人数是发生在山区小流域,严峻形势亟待有效的洪水预警预报。诞生于贵阳国家高新区的“东方祥云”系统,利用大数据精准测算降雨和洪水,引发全球关注,印度、日本等国家纷纷赴筑与之洽谈合作。

  贵阳货车帮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建立首张覆盖全国的货源信息网,解决了物流行业信息不对称的“痛点”,已在全国360个城市建立千家直营服务网点,入驻干线货车370万辆、物流企业63万家,发布长途货源信息500余万条,减少车辆空驶千万公里。这家成立仅3年的公司估值达10亿美元,已成为全国最大的“互联网+物流”平台。

  贵阳朗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收购启生信息(39健康网)、控股六医公司,参与投资设立了叁玖互联网医疗、贵阳市互联网医院和医药电商,进入了医药配送领域和可穿戴设备领域,确立了向“基于互联网的疑难重症二次诊断”及“下沉式医疗服务”两个方向开展“互联网+医疗”业务,打造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互联网医疗生态圈。

  补齐短板 构建大数据产业发展生态体系

  日前,贵州理工学院-阿里巴巴大数据学院举行了新生开学典礼,首届录取的295名本科新生就读网络工程(云计算)、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两个专业。

  为加快构建平台揽才、赴外招才、活动引才、项目聚才的立体引才网络,加快聚集大数据产业发展人才,9月15日至10月18日,贵阳将赴全国部分高校开展人才引进活动,精准高效引进优秀毕业生来筑创新创业,用人单位在活动现场成功签订《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或劳动(聘用)合同的,给予一定签约奖励,省外应邀来筑参加签约活动的大数据等重点产业人才,给予一定的差旅费补助。

  3年来,贵阳市通过完善法规、聚集人才、加强配套设施建设等措施,构建了贵阳市大数据产业发展生态体系。目前,贵阳不仅仅是一个数据中心,还形成了大数据的核心业态、关联业态和衍生业态,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产业体系,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发展循环。3年前播下的大数据“种子”,如今正逐渐成长为生机勃勃的“智慧树”。

  在政策法规方面,今年5月1日起,《贵阳市政府数据共享开放条例》正式实施。长期以来,政府数据共享开放责权利关系不清,无法规可遵循,造成数据封锁,资源浪费。贵阳出台全国首部大数据地方法规,明晰标准规范,打破利益格局,政府部门间数据共享,面向社会数据开放。数据共享开放纳入法制化轨道,促进数字经济健康发展,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今年5月24日,总投资8970万元的“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在贵阳高新区揭牌成立,实验室针对政府数据应用面临的共享开放力度不够、融合分析不到位、运用与驱动力不足、安全防护意识不强等问题,研究布局了政务数据采集融合与分析、政务数据共享与开放、政务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面向政府综合决策的大数据应用、面向政府廉洁高效的大数据应用、面向政府社会管理的大数据应用、面向政府公共服务的大数据应用七个研究方向,并计划通过5至10年的努力,将实验室建成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大数据创新研究与“政产学研用”合作平台。

  在数据资源汇聚工程方面,贵阳市正加紧实施一市三县免费WiFi建设,预计今年年底将实现主干街道、主要公共场所免费WiFi覆盖。目前,全市建立全量数据资源目录1190个,实现对全市58家单位、216个系统的2300个数据目录字典的集中存储、统一管理;建成五大基础数据库,实现人口、法人、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宏观经济、电子证照等信息在平台的共享和开放。

  贵阳大数据交易所是中国乃至全球第一家大数据交易所,于2015年4月14日正式挂牌运营,截至2017年9月,贵阳大数据交易所已发展泰康人寿、宝钢集团等1500多家企业成为会员,接入200多家优质数据源,累积交易额预计将在年底突破3亿元。

  贵阳大数据交易所汇集了超过150PB的海量数据,包括全国所有政府部门公开数据,以及200余家数据源公司的优质数据,并将这些单个行业或领域呈链条状串起来的数据解构、交叉、融合,从而形成块数据。通过块数据的应用,各地政府可以挖掘出数据更高、更多的价值。

  【应用案例】

  区块链+精准扶贫 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率

  今年2月,贵阳翼帆金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贵州脱贫攻坚投资基金区块链管理平台成功落户贵阳市高新区,有效地提高我省3000亿元脱贫攻坚投资基金的使用率。截至目前,该平台已录入了9000多个项目,对提高扶贫资金效率、降低用款风险、节约资金成本,起到了关键作用。

blob.png

  位于贵阳市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的大数据产业生态示范基地

  区块链作为一种分布式数据库技术,它具有去中介化、不可篡改、集体维护、公开透明等特征,近年来成为了大数据应用的焦点。

  过去脱贫信息由于缺少管理工具,资金需要按季度进行申请和拨付,所以基层单位为了用款方便,会多申请资金,造成资金成本上升;而上级部门为了降低成本和保留主动权会截留资金,造成的结果就是下级部门有时候会无钱可用,扶贫工作难以推动,或脱贫成效不够稳定、农村基础设施欠账多、低收入人群致富能力弱等问题。

  这正好符合了区块链的特性:对每笔资金记录进行链上留痕,并通过智能合约,尤其是翼帆金融独创的“数字汇票技术”,让各个参与方之间将资金流和信息流同步起来。不仅可以实现资金的精准管理,利用区块链数据的实时性、完整性以及多方共识机制,可以按需、有效、可控的传递给相应的部门。

  2016年10月30日,贵州启动了总规模达3000亿元的脱贫攻坚投资基金,这也是国家批复的全国首支省级脱贫攻坚投资基金。

  在贵州省财政厅和贵民集团(省金控公司)的大力支持下,翼帆金融开始了全国第一个区块链民生建设,也就是贵州脱贫攻坚投资基金区块链管理平台的建设,实现扶贫资金从审批到拨付全流程透明使用、精准投放和高效管理。

  在全流程透明和高效管理方面,平台上行政审批链和金融服务链跨链整合为各级政府打造了数字化扶贫资金管理驾驶舱,区块链交易溯源不可篡改的特点,使资金审批每一个步骤有迹可循,每一个环节责任到人,区块链多方共识、信息共享特点让扶贫相关的各级政府管理部门和银行机构都自动加入到监管之中,使整个审批过程真正透明,消除腐败滋生的可能。

  在精准投放方面,传统上扶贫资金管理采用先层层拨付再确定扶贫项目推动方式,拨付进度是衡量扶贫资金使用主要指标,容易引起大水漫灌问题。但在区块链管理平台上,资金使用方式由原来推动变为拉动,各级政府部门在申请扶贫资金前首先要确定用款项目和款项用途,上级扶贫管理部门再根据各地实际需求配套资金,最终实现精准到人、精准到户,通过精准滴灌实现扶贫对症下药和靶向管理。

标签:

投稿人:zhangxiuqin
在线客服